照片上这个“农民工”,是欧美惧怕的存在!美国为阻止他研发,将他从国际合作中除名,日本开高出中国300倍的工资收买他!然而他却说:其他国家有的,我也想让中国有!可是他呕心沥血22年研发成功后,第二年就溘然长逝了! 这位被误认为农民工的人,名叫南仁东,是中国“天眼”FAST的总工程师,照片里他穿着工装,在贵州的山坳里画图纸——谁能想到,这个看着像老乡的人,曾是世界顶尖的射电天文学家,放弃了国外优渥的生活,偏要在穷山沟里“挖一口大锅”。 他说的那句“中国不能没有天眼”,成了这辈子最执着的念头。 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有口径305米的阿雷西博望远镜,德国有100米的埃费尔斯贝格望远镜,而中国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只有几十米,看宇宙就像戴着老花镜。 南仁东看在眼里急在心里,1994年他牵头提出建500米口径的射电望远镜,这相当于在喀斯特山区找一个天然的“大碗”,再铺上4450块反射面,难度比登天还难。 那些年,他带着团队翻山越岭,踏遍贵州300多个候选洼地,穿烂了37双鞋,磨破的衬衫能堆成小山。 有次在山里摔断了肋骨,他绑着绷带继续工作,别人劝他歇会儿,他说:“等中国的天眼睁开了,我再歇。” 2016年,天眼终于建成,这个“一口能装下30个足球场”的大国重器,让中国天文观测能力直接跃居世界第一。 可没人知道,为了凑研发经费,南仁东曾低声下气找企业借钱;为了说服乡亲搬迁,他挨家挨户蹲在门槛上拉家常;甚至在工程关键期,他自己垫付工资给科研人员。 2017年,天眼刚通过验收,他却被确诊肺癌晚期,临终前他瘦得脱了相,还惦记着望远镜的调试进度,说“要是能多看两眼脉冲星就好了”。 他走后不到一个月,天眼就捕获到首批脉冲星信号,那是来自1351光年外的宇宙“心跳”;2018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南仁东星”,可他终究没能等到这一天。 如今再看那张“农民工”照片,他粗糙的手掌上布满老茧,晒黑的脸庞刻着皱纹,却撑起了中国天文界最亮的“眼睛”。 南仁东走了,但他留下的天眼还在替他看星星。
照片上这个“农民工”,是欧美惧怕的存在!美国为阻止他研发,将他从国际合作中除名,
夜色温柔织
2025-04-21 20:30:3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