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总理叫嚣中国是最大威胁!
中美贸易战打得火热,中国一转身,把一份天价石油订单甩给了加拿大,然而订单墨迹未干,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却在4月17日公开宣称"中国是加最大安全威胁",这番操作被网友调侃为"左手收钱右手捅刀"。 这出戏码充满戏剧性,由于美国对华加征关税,中国能源进口多元化需求迫切,加拿大石油凭借地理位置和管道运输优势成为替代选项,阿尔伯塔省的油砂矿工人们恐怕没想到,自家原油能搭上这班"东风"。 但加政府似乎患上了"安全焦虑症",一边数着石油美元,一边在五眼联盟会议上跟风炒作"中国威胁论",连本国媒体都质疑:"难道我们卖给'威胁'的石油是掺了迷魂药?" 观察中加贸易数据会发现更微妙的矛盾:2023年中国是加第二大贸易伙伴,油菜籽、龙虾、矿产对华出口撑起无数就业岗位。 但加政府却像陷入"人格分裂"——经济上依赖中国市场,政治上却效仿美国剧本,这种矛盾在孟晚舟事件中已显露无疑,如今石油订单与安全指控的碰撞,不过是老戏码的新场景。
加拿大这番操作堪称国际关系版的"吃饭砸锅",从现实主义角度看,能源贸易本可成为中加关系的压舱石,但加政府显然更倾向于将经济问题政治化,这种矛盾背后,既有美国盟友体系的政治绑架,也有西方对华认知的意识形态滤镜。 值得注意的是,加拿大国内并非铁板一块,阿尔伯塔省省长就曾公开反对联邦政府的对华强硬政策,直言"需要更多中国投资"。 这种中央与地方、产业与政府的立场撕裂,暴露出西方国家在全球化时代的适应不良——既无法割舍中国经济红利,又难以摆脱冷战思维窠臼。 对中国而言,这笔石油订单体现的是务实外交智慧,即便面对政治杂音,仍坚持按市场规律办事,这种战略定力反而让某些国家的"政治表演"显得滑稽。 毕竟,当加拿大工人忙着装卸运往中国的油轮时,政客们的安全恐吓反倒成了最苍白的背景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