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人宁可跑着被打死,也不能跪着被击毙!”2013年,退伍军人张京川在国外登

暖阳温暖人心 2025-04-21 21:54:55

“中国军人宁可跑着被打死,也不能跪着被击毙!”2013年,退伍军人张京川在国外登山途中,突遇恐怖分子袭击。在同伴全被杀害情况下,张京川竟然靠着军人精神绝境逢生...... 张京川站在救援直升机前,额头上那道5厘米长的伤口已经结痂,但伤痛并没有减弱他眼神中的坚定。回想40小时前发生的一切,仿佛一场噩梦,而这场噩梦让十名同伴永远留在了巴基斯坦的高山之上。 作为一名退伍特种兵,张京川对危险有着本能的敏感。2013年6月,他和其他登山爱好者踏上了攀登巴基斯坦南伽帕尔巴特峰的旅程。这座海拔8126米的高峰被称为"杀人峰",不仅因为其陡峭的地形,更因为这里复杂的地区局势。登山队由十几名来自不同国家的登山者组成,其中包括中国登山者杨春风、饶剑峰和美籍华人张宏路,他们都是经验丰富的登山家。 当登山队抵达海拔4400米的营地时,夜幕降临,队员们决定休息一晚,为第二天的攀登储备体力。星光照耀下的营地显得格外平静,没人预料到危险正在逼近。 "起来!全部出来!"突然间,十几名持枪歹徒闯入营地,大声喊叫着。张京川从睡梦中惊醒,本能地判断这可能是一次抢劫。他试图与这些人交流,但对方显然不是普通的强盗,而是武装到牙齿的塔利班恐怖分子。 "所有人交出财物,排成两排跪下!"恐怖分子用枪指着众人,语气中满是威胁。登山队员不得不照做,张京川看到同伴们眼中的恐惧,而他则在思考如何应对这场灾难。当恐怖分子从他手腕上取走手表时,张京川敏锐地抓住机会,悄悄解开了捆绑双手的绳索。 就在这时,第一声枪响打破了高山的寂静。一颗子弹擦过张京川的头皮,鲜血立刻顺着他的脸颊流下。他看到同伴们一个接一个倒下,明白这已不是简单的抢劫,而是一场屠杀。军人的本能让他做出了决定:宁可跑着被打死,也不能跪着等死! 趁着恐怖分子注意力被分散的一瞬间,张京川猛地站起来,向着营地外的黑暗奔去。身后传来的枪声和叫喊声让他加快了脚步。前方是一处30米高的悬崖,没有时间思考,他纵身一跳。 在空中的那一刻,脑海中闪过的是特种部队训练时教官的话:"在绝境中,选择看似最危险的路,反而可能是最安全的。"落地的剧痛让他差点昏过去,但求生的本能让他忍着疼痛继续前行。恐怖分子的子弹在他身边呼啸而过,而张京川则利用黑暗和复杂地形,在山间的岩石和灌木中穿梭,渐渐拉开了与追兵的距离。 张京川落地后,忍着疼痛撑起身体,迅速藏身于一处深沟中。夜色保护了他,但追兵的脚步声和远处的手电筒光束提醒他危险仍在逼近。十年特种部队的训练在此刻发挥了关键作用,他本能地将身体紧贴地面,控制自己的呼吸,让自己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脑海中闪回特种部队教官的话:"敌众我寡时,要学会合理利用地形。"张京川仔细观察四周,计算着逃生路线。头部的伤口仍在流血,但求生的意志压倒了伤痛。他知道,作为唯一一个逃脱的人,他肩负着向外界传递信息的责任。 当确定恐怖分子的搜寻范围远离自己后,张京川开始小心翼翼地向营地方向移动。每挪动一步都如履薄冰,山间的碎石和枯枝随时可能发出声响,引来追兵。他不断回忆特种兵训练中学到的野外生存技能:如何判断风向以避免被发现,如何在复杂地形中找到最安全的路线,如何在伤痛中维持清醒。 夜深了,寒冷侵袭着他的身体。张京川知道,如果不尽快找到保暖装备,低温和失血会让他失去行动能力。经过近一小时的小心前行,他终于回到了营地外围。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狼藉:帐篷被翻得乱七八糟,地上是同伴们的物品和血迹。他强忍泪水,迅速找到自己的帐篷,换上了保暖的衣物和靴子。 "必须找到通讯设备。"张京川想起同伴杨春风帐篷里有一部卫星电话。杨春风是个细心人,总是把重要装备保管得很好。他小心翼翼地进入杨春风的帐篷,看到地上杨春风的遗体,一阵悲痛涌上心头。他轻声说:"老杨,对不起,我来晚了。"在仔细搜寻后,他在一个防水袋里找到了那部卫星电话。 张京川拨通了救援电话,简短地说明了情况和自己的位置。接着他再次离开营地,找了一个能够监视营地的隐蔽位置。他知道恐怖分子可能会回来,他必须保持警惕。从帐篷里取来的变焦相机成了他的监视工具,他一动不动地观察了整整8小时。 这8小时里,张京川的思绪回到了与逝去战友的点点滴滴:饶剑峰那总是挂在嘴边的"爬山如同人生,不到顶峰不放弃";美籍华人张宏路虽然移居国外多年,但对中国山脉的热爱从未减退;还有杨春风,团队中最会照顾人的一个,总是默默为大家准备额外的补给。 当远处传来直升机的轰鸣声时,张京川并没有立即跳出来。他谨慎地观察着,确认是巴基斯坦军方的救援直升机后,才慢慢走出藏身处。救援人员围上来,确认他的身份,随即将他带上直升机。

0 阅读:164
暖阳温暖人心

暖阳温暖人心

暖阳温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