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宠了!”河南周口,女子嫁到婆婆家11年,每天都睡到自然醒,婆婆却从来没有任何怨言,万万没想到,就因为婆婆太好了,女子竟然又把自己的亲妹妹介绍给了小叔子!网友:“闺女未必都有着待遇。” 信源:河南广播电视台小莉帮忙。文中皆为化名 “我是真没想到,我这辈子还能有个把我当亲闺女一样疼的婆婆。” 坐在阳光洒满的小院里,王兰一边剥着豆子,一边笑着对邻居说。她今年35岁,嫁进周口李家已经11年。 村里人说她命好,公婆健在,丈夫稳重,小姑子懂事,小叔子孝顺,而最让人羡慕的,是她那位出奇好的婆婆。 王兰来自隔壁镇,家境普通,从小母亲身体不好,家里重男轻女的观念也重,她从没真正感受过母亲那样温暖、细致的照顾。 嫁人的时候,她心里没底,怕婆家不好相处,怕自己在新家庭里低人一等。可她万万没想到,刚进门第一天,婆婆就紧紧拉着她的手说: “兰儿啊,你以后就是我女儿,你把这当自己家就行。” 王兰当时愣住了,眼泪差点没绷住。 结婚后的日子,婆婆真的把她当宝一样疼。 她天生体质不太好,婆婆心疼她,说她小时候没养好身子,劝她不要早起做早饭:“家里又不是少你这点活,睡饱了再起来,你看你脸色多好看。” 村里谁家媳妇不是一早起来忙活地里、做饭洗衣?王兰却能每天睡到自然醒。婆婆总是轻手轻脚地关门,生怕吵醒她。 饭菜也是照着她的口味做。王兰不吃辣,婆婆炒菜从不放辣椒。王兰胃不好,婆婆一早就熬小米粥,打听着民间偏方给她煲养胃汤。 一年到头,王兰几乎不进厨房,婆婆常说:“你不是懒,是我舍不得你累着。” 王兰也不是个不懂事的人。婆婆为她付出那么多,她心里明白,回娘家的时候,总是提着婆婆最爱吃的糕点,还悄悄给婆婆买衣服,怕她舍不得穿旧的。 这种亲情般的婆媳关系,传到村里,不少人开玩笑说,王兰比亲闺女都过得舒服。 可让大家更想不到的是,王兰竟然又将自己的亲妹妹介绍给了婆家——介绍给了她丈夫的弟弟,小叔子李伟。 “我是真心想让我妹也过上我这样的好日子。”王兰说,“我知道我妹脾气直,嘴上也不讨好,别的婆婆未必能受得了她。但我婆婆不一样,她心宽,最能包容人。” 李伟比王兰小五岁,在外地打工多年,回来后也到处被人催婚。他长得清秀、性格实在,就是嘴笨,不太会哄女孩。王兰一合计,不如介绍自己最了解的妹妹给他,起码知道底细。 一开始,妹妹王倩不同意,觉得太“奇怪”,怕被人说闲话。但在王兰的软磨硬泡下,她还是答应来家里坐坐。 谁知道这一坐,婆婆就拉着她不撒手:“哎呀,这孩子长得标致,眼神干净,跟咱家门风相配!” 王倩当时就被逗乐了。之后几次来,婆婆总亲自下厨招待,一口一个“闺女”,说得王倩都有些不好意思。李伟也慢慢主动起来,两个年轻人也算看对了眼。 再后来,两人顺理成章结了婚。 婚礼那天,王兰看着妹妹换上嫁衣,眼眶湿了。她知道,妹妹这一生,也会像她一样,有个能当亲妈一样疼她的婆婆。 村里人都笑说:“王家姐妹俩真有福气,一个婆婆养两个闺女!”也有个别人酸酸地说:“也就李家能这样,换别的地方早就闹翻了。” 可事实就是,李家老太太心大人善,说话温柔,做事厚道,别人家的媳妇不敢当亲闺女,她是真敢。王兰和妹妹,也从未把婆婆当“外人”。 王倩婚后也延续了“王兰模式”——每天睡到自然醒,饭来王口,婆婆照旧嘘寒问暖,帮她洗衣做饭,还劝她不要急着要孩子:“小两口感情最要紧,顺其自然。” 有一次王兰无意中问婆婆:“妈,您就没觉得我们姐妹俩太懒,太娇气?” 婆婆笑了:“你们是我选进门的,别人敢说什么?女人一辈子不容易,我能疼就多疼些。我也年轻过。 那时候我每天三点起、种地做饭洗衣服,结果呢?换来什么了?所以我就想,你们别过我那样的日子就好。” 这番话,王兰记了一辈子。 后来,王倩生下孩子,婆婆照顾得更是周到。夜里孩子一哭,她比王倩起得还快;王倩产后情绪不稳,她做红糖水、煮乌鸡汤,细心劝慰,一点点把人拉回来。
“太宠了!”河南周口,女子嫁到婆婆家11年,每天都睡到自然醒,婆婆却从来没有任何
静赏秋月意韵绵
2025-04-22 09:21:35
0
阅读: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