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纸还能包食物?很多人用错了! 每天煎牛排前用厨房纸吸水分,吃炸鸡时用厨房纸垫着防油,这些操作是不是你家厨房的“常规动作”? 最近一条“这种厨房纸真的别再直接接触食物了”的科普,让不少人惊出冷汗——原来我们用了这么多年的厨房纸,可能藏着安全隐患? 你家厨房纸,可能根本“不达标” 厨房纸在咱们厨房有多常见? 擦台面水渍、吸锅底油星、垫在碗底防串味……几乎成了“万能小帮手”。 但很多人不知道,厨房纸能不能直接接触食物,关键要看它“有没有资格”——这个资格,藏在包装上的“执行标准”里。 根据国家最新标准,厨房纸默认执行的是《厨房纸巾》(GB/T 26174-2023)。 这个标准主要管什么? 吸水快不快、吸油强不强、擦的时候会不会破。 比如它规定了纸张的抗张力(抗拉扯程度),确保擦油时不会碎成渣;还要求了吸水吸油性能,让厨房纸能快速搞定台面油污。 但问题来了:它对甲醛、荧光增白剂这些可能危害健康的物质,并没有严格限制。 那什么样的厨房纸能直接包食物? 必须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GB 4806.8-2022)。 这个标准更“严”:不仅查重金属(铅、镉、砷等)、微生物(细菌菌落数),连甲醛、荧光增白剂这些“隐形杀手”都要测,确保纸张和食物接触时不会“污染”食材。 简单说,前者是“好用的厨房纸”标准,后者是“安全接触食物的厨房纸”标准,完全不是一回事! 商家“食品级”宣传,可能是个“文字游戏” 既然标准不同,那怎么判断手里的厨房纸能不能包食物? 最直接的办法是看包装上的“执行标准”。 如果写着GB 4806.8-2022(或旧版GB 4806.8-2016),那就是“食品级”,可以放心用;但要是只标了GB/T 26174-2023,那它可能只适合擦台面,不适合直接碰食物。 可现实更扎心:很多商家玩起了“文字游戏”——包装上写着“食品级材料”“可接触食物”,但执行标准还是GB/T 26174-2023。 这时候咋办? 得看有没有“第三方检测报告”。 正规检测机构会按GB 4806.8-2022测甲醛、重金属等项目,有报告的才是真“食品级”。 但有些网店的检测报告模糊得像“马赛克”,这时候别客气,直接找商家要清晰版,确认报告上的产品名称和你买的是不是“同款”。 抽纸、卫生纸……其他纸更别随便包食物! 有人说:“厨房纸不行,那用抽纸、卫生纸垫一下总行吧?”更危险! 先说卫生纸(执行GB/T 20810-2018)。 它的原材料可以是回收纸浆(就是“二手纸”),细菌菌落数最多能到600CFU/g(相当于每克纸有600个细菌),而且一擦就容易破。 用它包食物? 想想回收纸里可能残留的胶水、油墨,再想想600个细菌“爬”到食物上,你还敢吗? 再看纸巾(执行GB/T 20808-2022)。 它必须用原生浆(没回收过的新纸浆),细菌数最多200CFU/g,比卫生纸干净不少,也更柔软。 但它的抗拉强度不如厨房纸,擦油时容易破,而且标准里没提“吸油”——用它垫炸鸡,油浸透了蹭一手,还可能把纸屑粘在食物上。 日常用错别慌,但以后得长个“心眼” 有人要问了:“我之前用普通厨房纸包过食物,会不会有事?”其实不用太焦虑。 偶尔垫一下、擦一下,风险没那么高——毕竟咱们手上的细菌,可能比纸上的还多。 但长期用非食品级纸接触食物,尤其是高温油炸的食物(油脂会溶解纸张里的有害物质),确实可能积累风险。 作为普通消费者,咱们能做的是:买纸时多盯一眼包装,别被“食品级”三个字忽悠;擦台面用GB/T 26174-2023的厨房纸,包食物认准GB 4806.8-2022的;抽纸、卫生纸就乖乖擦手、擦桌子,别往食物上凑。 小纸头里的大健康 一张厨房纸,藏着咱们对“吃”的重视。 从“能用就行”到“安全第一”,这不是矫情,是对自己和家人健康的负责。 商家也该多些良心:别用“食品级”当噱头,把执行标准标清楚,让消费者明明白白买;监管也得再严点,查查那些“挂羊头卖狗肉”的产品。 厨房无小事,一张纸的安全,藏着我们对生活的认真。 下次打开橱柜拿厨房纸时,记得多问一句:“你,能碰我的食物吗?”这不是麻烦,是对健康最朴素的守护。
厨房纸还能包食物?很多人用错了! 每天煎牛排前用厨房纸吸水分,吃炸鸡时用厨房纸垫
彬翠丝谈娱乐
2025-04-22 09:39:4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