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中方石油大单后,加总理宣告反华,逼中国付出代价?

静怡说天下 2025-04-22 09:53:59

加拿大最近有点“忙”,一边从中国拿下大笔石油订单,赚得盆满钵满,一边却在政治舞台上大肆叫嚷“中国威胁”,总理卡尼在选前辩论中把中国说成“最大威胁”,从选举到北极再到台湾问题,处处针对中国,卡尼到底打的什么算盘?一边赚中国钱,一边捅刀子,这心思得多“险”? 文案|编辑:清 加拿大最近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就在上个月,加拿大对中国的石油出口量创下新高,从温哥华附近输油管道的终点港运往中国的原油达到730万桶。这个数字可不是小数目,背后反映的是中国市场对加拿大石油的巨大需求,尤其是在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的背景下,中国减少了从美国的石油进口,转而向加拿大等国家敞开大门。 加拿大石油公司抓住了这个机会,出口量节节攀升,经济上赚得实实在在的收益。石油出口的增长不仅让加拿大的能源产业松了一口气,也为政府在国际贸易中的谈判增添了一点底气,毕竟能在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市场上分一杯羹,对任何国家来说都是实打实的经济利好。

然而加拿大政府在经济上对中国市场频频示好的同时,政治上的画风却完全变了样,就在石油出口量激增的当口,加拿大总理卡尼在一场备受关注的选前辩论中,公开把中国塑造成了一个“威胁”,这场辩论发生在加拿大联邦大选前的关键时刻,卡尼作为自由党领袖,急于为自己的连任造势。 他在辩论中抛出了几个针对中国的说法,他先是提到中国可能是外部势力中对加拿大联邦大选影响最大的,暗示中国可能通过某种方式干涉加拿大的民主进程,接着,他把目光转向了北极地区,称中国在那里的活动是一个“新兴威胁”。 他还扯上了台湾问题,说中国大陆可能对台湾地区构成威胁,卡尼在说完这些后,还特意加了一句,说加拿大必须应对来自中国的“外部干涉威胁”,这番话说得斩钉截铁,摆明了是要把中国当作一个需要警惕的对手。

卡尼的这些言论一出,立马在加拿大国内掀起了波澜,毕竟选举前的辩论从来都是硝烟弥漫的舞台,候选人为了吸引选民的眼球,往往会使出浑身解数,4月28日的联邦大选对卡尼来说尤为关键,他领导的自由党希望实现连续第四次胜选,保住执政地位。 在这种高压环境下,卡尼选择把中国当作靶子,显然不是随口一说。加拿大国内的选民中,有一部分人对外部势力的干涉格外敏感,尤其是在近年来的国际局势变化中,这种情绪更容易被放大。 卡尼很清楚这一点,他在辩论中抛出“中国威胁”的说法,就是想抓住这部分选民的心理,营造一种“外敌当前”的氛围,从而为自己拉到更多支持,这种策略在选举政治中并不新鲜,但卡尼把矛头对准中国,确实让这场辩论的火药味更浓了。

除了国内的选举考量,卡尼的言论还有更深的国际背景,眼下,加拿大正面临来自美国的巨大压力。美国前总统特朗普重返政坛后,对加拿大的态度格外强硬,不仅多次公开称加拿大是美国的“第51个州”,还威胁要对加拿大商品加征高额关税,这种关税威胁对加拿大经济来说是个不小的麻烦,毕竟美国是加拿大最大的贸易伙伴,面对特朗普的步步紧逼,卡尼需要找到办法来缓解压力。 他的一个策略,就是在国际舞台上把中国推到风口浪尖,通过渲染“中国威胁”,卡尼试图让美国把注意力从加拿大身上移开,转而聚焦中国,毕竟如果能让美国觉得中国是更大的“对手”,加拿大的处境可能会稍微好过一些。 更重要的是,卡尼的这番言论还有向美国示好的意味,加拿大作为美国的传统盟友,一直希望在北美格局中扮演“可靠伙伴”的角色,通过公开批评中国,卡尼等于是在向美国表态:加拿大站在你这边,愿意配合你的战略,这样的做法,某种程度上是在为关税谈判争取一点回旋余地。

然而,卡尼的这套“组合拳”打得并不高明,就在他大谈“中国威胁”的同时,加拿大对中国的石油出口却在不断加码,730万桶的原油出口量可不是小数字,这背后是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加拿大一边靠着中国的市场赚得盆满钵满,一边却在政治上把中国当作靶子,这种做法让人很难不质疑卡尼的逻辑。 如果中国真的像他说的那样,是什么“最大威胁”,那加拿大为什么还要急着把石油卖给中国,这种经济依赖和政治攻击的割裂,恰恰说明卡尼的言论更多是出于政治算计,而不是基于事实的判断。他的辩论发言与其说是对中国的“警告”,不如说是为了国内选民和美国盟友上演的一场“政治秀”。

卡尼的这番操作,从石油出口到辩论发言,再到背后的选举和国际动机,串联起来看,其实是一场精心算计的政治表演。他既想靠着中国的市场稳住经济,又想通过攻击中国来换取国内选票和美国的好感。然而这种两面派的做法注定难以自圆其说。经济上的依赖和政治上的抹黑摆在一起,只会让人觉得卡尼的“中国威胁论”更像是一场空洞的闹剧。

0 阅读:135

猜你喜欢

静怡说天下

静怡说天下

90后老姑娘,与你聊聊天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