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隐身技术发展所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准确估算目标的雷达截面积(RCS),尤其

创意无限的舞者 2025-04-22 09:56:15

长期以来,隐身技术发展所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准确估算目标的雷达截面积(RCS),尤其是对于特征尺寸比高频波长大的目标。为了计算大目标的RCS,需要考虑不同特征之间的电磁相互作用,可以将雷达总散射效应分解成散射中心的总和,并通过近似计算得到最终的雷达散射效应。然而,当时的计算方法无法精确预测反射情况,特别是对于受到强烈衍射影响的小角度光线而言。这个问题的突破是在1962年,苏联物理学家彼得·乌菲姆采夫发表了一篇新的边缘衍射估算方法的论文,后来被广泛称为物理衍射理论。然而,当时该论文在苏联并未引起重视,直到1971年,美国空军对外技术部将其翻译成英文。1975年,洛克希德公司的电气工程师丹尼斯·奥瓦霍塞将乌菲姆采夫的方法应用于计算机程序”回声1号”中。该程序将目标分解为数千个三角形结构面,通过估算每个结构面的RCS并求和,得到了整个目标的雷达特征。然而,由于当时计算机的计算能力有限,只能计算目标的二维外形的反射。尽管如此,在1975至1976年,这一成果仍然成功应用于美国的”海弗蓝”计划,诞生了多面体外形的F-117”夜鹰”攻击机。到70年代末,如ILLIAC IV和Cray-1等新一代超级计算机问世后,已经能够对曲面RCS进行计算,研制具备低可探测性、雷达难以发现的大型隐身轰炸机已经成为可能。

0 阅读:0
创意无限的舞者

创意无限的舞者

创意无限的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