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35岁的袁国平拿出了7块被鲜血浸染的大洋交给了副连长“这是我的党费。

明哲与明史 2025-04-22 10:26:11

1941年,35岁的袁国平拿出了7块被鲜血浸染的大洋交给了副连长“这是我的党费。”战士们正在发愣之际,袁国平便已然悄悄摸出手枪对准了自己的太阳穴,只留下自己年纪不满两周岁的儿子。 1941年,35岁的袁国平大哥,从兜里掏出了7块被血染得跟红烧肉似的大洋,往副连长手里一塞:“这是我的党费,收好喽!”战士们正看得一愣一愣的,心想这大哥玩的是哪一出啊?结果袁国平大哥动作快得跟变戏法似的,手枪一抹,对准了自己的太阳穴,干脆利落。这一走,只留下他那还不满两岁的小崽子,孤零零的。1941年那会儿,蒋介石搞了个大动作,皖南事变一出,数万国民党大军就跟玩猫抓老鼠似的,追着几千人的新四军跑。你说这新四军也真够不容易的,之前在袁国平等大佬的带领下,好不容易从一群散兵游勇变成了纪律杠杠的、打起架来不要命的正规军,结果一场突袭,直接给整到悬崖边上了。但话说回来,就像鲁迅大爷说的,“面对一群喷子的指责,咱得横眉冷对”,国家有难的时候,总有那么些个英雄好汉,豁出老命也要守护心中的那份信仰。袁国平,这位湖南邵东的小伙儿,打小就聪明绝顶,17岁就蹦跶进了湖南第一师范的大门,19岁又溜达到了黄埔军校深造。他不仅创办了《红军日报》,还是个文人中的“战斗鸡”,用笔杆子当剑,歌声当旗帜,杠杠的革命斗士一枚。北伐、反“围剿”、长征,这些大战役里都有他的身影,他还在湘鄂赣那片地界儿上传播红色思想,愣是让好多农民兄弟都站到了红军那一边。 后来,人家还当上了新四军政治部主任,硬是把一群散兵游勇拧成了一股钢绳,那《新四军军歌》唱得全国都响当当的。 可惜啊,皖南事变一来,啥都乱了套。袁国平带着百多号人突围,士气那是杠杠的,但无奈敌人太多,子弹粮食都打光了,最后被包了饺子。他挨了好几枪,被战友抬到个小庙里。缓过神儿来的袁国平一看,自己这不成累赘了嘛。他摸出兜里的七块大洋,这是他最后的私房钱,也是他对党忠诚的铁证——“这是我交的党费哈。”说完这话,他“嗖”地一下拔出枪,对着自己脑袋“砰”地一下,壮烈牺牲了。那时候,他才35岁,家里还有个连两岁都没到的儿子呢。青山它可真够走运的,能埋着咱那些忠心耿耿的英雄好汉,大地呢,虽然闷声不响,但也在悄悄给英雄们行礼呢。袁国平这家伙,活得那叫一个热烈,简直就像一团火,烧得旺旺的,用他的满腔热血,给信仰立了块大大的纪念碑!

0 阅读:53
明哲与明史

明哲与明史

伟大的思想能变成巨大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