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名太监将珍妃强行推到刑凳上,迅速剥掉她的衣服和旗服,其他太监分别压住她的双肩、双臂和双腿,确保她无法反抗动弹,在这样的控制下,珍妃不仅承受着身体的痛苦,更难以承受内心的煎熬。 珍妃出身名门望族,自幼聪慧美丽,琴棋书画样样精通,13岁那年,她和姐姐瑾妃一同步入皇宫,受封为妃,珍妃生性活泼开朗,性格直率,接受过新式教育,眼界远超一般的宫廷女子。 也许是天生的慧质,让她对西学新知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也许是广州这座通商口岸的熏陶,让她的思想格外开明进步,总之,珍妃身上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一种不属于那个封建时代的风采。 正是这种特质,吸引了同样心怀变革理想的光绪皇帝,彼时的光绪帝深受慈禧太后管制,在沉闷压抑的宫廷生活中备受煎熬,年轻貌美、性情活泼的珍妃无疑是他枯燥生活中的一抹亮色。 光绪帝对这位小自己五岁的宠妃宠爱有加,对她倾诉衷肠,表达变法图强的宏伟蓝图,珍妃虽然年轻,但通透敏锐,她理解并支持光绪的理想抱负,两人在变法维新的理念上一拍即合,在光绪帝最困顿无助的时候,是珍妃的鼓励和支持给了他坚持下去的动力。 皇宫从来都不是一片净土,皇帝的宠爱很快就招致了妒忌和敌意,皇后对珍妃的青眼有加自然心生不满,作为慈禧太后的侄女,她背后有太后这座大山,她暗中使绊子陷害珍妃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慈禧太后起初也颇为欣赏珍妃的聪慧伶俐,但随着光绪帝对珍妃越来越倾心,这位后宫的实际掌控者也开始对她产生敌意,在慈禧眼中,后宫女子就该安分守己,三从四德,珍妃的种种作为无疑是对她权威的挑战。 珍妃的确言行大胆,她热衷于一些在慈禧看来是离经叛道的新鲜事物,比如西洋的照相机,照相在当时可是一件匪夷所思的新奇玩意,慈禧秉持的封建迷信让她对此深恶痛绝,珍妃竟然还在宫外开设照相馆,慈禧知道后勃然大怒,直接下令打死了照相馆的太监。 珍妃的另一大“罪状”就是利用宠爱干政谋利,她收受贿赂,在皇帝面前吹枕边风为人谋官,这彻底触怒了慈禧太后,在慈禧心中,后宫女子就该安分守己,绝不可僭越分毫。 在这错综复杂的后宫权力游戏中,珍妃逐渐成为众矢之的,一方面要应付皇后的明枪暗箭,另一方面还要提防慈禧太后的盛怒。 珍妃虽然有皇帝的宠爱,但在慈禧太后那里却频频受挫,她曾经当众扒去珍妃的衣服,用鞭子抽打她娇嫩的身体,珍妃多才多艺,擅长音律,但连弹琴这样简单的爱好也被慈禧太后视为对她的挑衅。 最触怒慈禧太后的,是那件由光绪帝赐予珍妃的珍珠翡翠旗袍,那一日,光绪帝和珍妃穿着那件华美的旗袍在御花园中漫步,不巧被慈禧撞见,慈禧勃然大怒,当即令侍卫上前,扒下珍妃的衣衫,当众鞭打三十大板。 珍妃被幽禁在冷宫中,日子过得痛苦而煎熬,慈禧太后对她的惩罚可谓是变本加厉,不仅食不果腹、衣不遮体,还要忍受太监们的辱骂和殴打,每逢初一十五,慈禧还会派人前来,当着珍妃的面细数她的种种“罪状”。 无论刮风下雨,珍妃都要跪在地上,一动不动地听完那些无端的指责和羞辱,久而久之,珍妃的身体每况愈下,她的容颜也日渐憔悴,曾经的光彩似乎都被这冷宫的阴霾所吞噬。 在这个冰冷黑暗的囚牢里,支撑珍妃活下去的,是对光绪皇帝的思念和对变法理想的坚守,她始终相信,只要光绪掌握了实权,变法成功了,她就能重获自由,与心爱之人重逢。 宫外慈禧与光绪的斗争愈演愈烈,光绪想要废除慈禧的垂帘听政,但慈禧早有防备,她发动“戊戌政变”,逮捕六君子,囚禁光绪,一举扳倒变法派。 珍妃在冷宫中对外界的变化一无所知,但她的处境却每况愈下,慈禧派人对她百般折磨,甚至不给饭吃,珍妃只能靠着冷宫太监偷偷塞给她的残羹冷炙度日。 光绪虽然被囚禁,但他的心始终牵挂着珍妃,他曾多次恳求慈禧开恩,放珍妃一条生路,但慈禧对这个威胁她权威的女人恨之入骨,岂肯轻易放过? 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带着光绪仓皇出逃,在逃命的关头,慈禧想起了还囚禁在冷宫中的珍妃,或许是出于对珍妃的恨意,又或许是担心珍妃落入敌手有损皇室颜面,慈禧做出了一个令人发指的决定。 她命令太监崔玉贵把珍妃带到冷宫后院的一口枯井边,不由分说,将她推入井中,24岁的珍妃,就这样葬身在那口黑暗冰冷的深井里,再也没能见到她朝思暮想的光绪皇帝。
几名太监将珍妃强行推到刑凳上,迅速剥掉她的衣服和旗服,其他太监分别压住她的双肩、
百年战争录
2025-04-22 11:04:48
0
阅读: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