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痛心了!北大副教授李成才4月21日病逝,56岁人生定格在实验室。这位从黑龙江基层气象站拼进北大的三北学子,手握国家863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发表300余篇论文,带出30余名科研骨干,却至死仍是副教授! 科研成果比职称更闪耀!他研发的国际首套1km分辨率气溶胶遥感系统,支撑着我国大气环境监测;带出的学生遍布全球科研机构,这才是真正的“教授级”贡献。当谷歌学术200多篇论文遇上冰冷的职称评审,我们该重新丈量学者的价值了! 他燃烧半生追逐科学真理,却在离世时才引发全网追问:为何顶尖学府的讲台上,总让实干者带着遗憾离开?那些没被写进职称文件的科研成果,难道不该被看见? 今天,我们该怎样守护更多“李成才”?当卫星遥感数据在边疆预警沙尘暴,当青年学者在实验室挑灯夜战——这些难道不比一纸职称更能诠释“科技报国”的真谛?
我怀疑过北大硕士当食堂阿姨是为了流量,也怀疑过是为了出名!
【142评论】【8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