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中国测试的“非核氢弹”到底是啥# 南华的原文我之前就看了,但是看完也就拉倒了,没有太往心里去。南华的文章经常看的人都知道,就爱搞个大新闻,语不惊人死不休。但实际上真要往细里去探究,你就会发现,他们文中的很多东西其实都经不起推敲。 南华报道的原文说中国测试了一种“非核氢弹”,名字听起来挺唬人的对吧?但其实这东西和核武器半毛钱关系都没有。说白了,它就是个大号的化学炸弹,靠燃烧氢气来实现爆炸。其原理有点像我们过年放鞭炮——点着一根引线,火苗顺着烧过去,最后“嘭”的一声炸开。只不过这次烧的不是火药,而是一种叫镁氢化物的银色粉末。 这种粉末里头本来就储存着氢气,早前研究用来给偏远地区发电供暖的,属于新能源技术。但科学家发现,如果用普通炸药把它炸碎,里面的氢气会瞬间释放出来,混着空气一点就着,还能自己越烧越旺,最后烧出个温度超1000℃的大火球,持续两秒多。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要知道TNT炸药的火焰只能维持个0.12秒。相比之下,这项新技术就像拿打火机点蚂蚁窝,虽然冲击波不如TNT猛,但慢慢烤也能把铝合金给你烧融了。文章援引研发团队的话说,这技术能“精准控制爆炸威力”,适合大面积烧毁目标,比如炸敌方的空军机场或海军基地啥的。 把脑洞开得再大点:如果当年李梅要有这技术,他在火攻东京的时候可能就不会丢凝固汽油弹了。 按照南华原文的说法,单看爆炸威力,这项新技术只有TNT的4成,论破坏力可能还不如传统炸弹。但关键在于它烧得久,专门对付怕高温的目标,比如电子设备或藏在掩体里的东西。好比有人打架不靠拳头重,专拿烙铁烫人——虽然场面没那么震撼,但烫久了也挺要命。 至于“非核氢弹”这个说法,这纯粹就是南华为了博人眼球搞出来的标题党。氢弹是靠核聚变释放能量的,威力能顶得上千万颗化学炸弹,而这玩意儿用的只是氢气燃烧的化学能,完全不在一个档次。 这就好比有人把算盘吹成是“非电子计算机”,听着高大上,实际根本没法比。其实人家研究团队的论文里压根没提“氢弹”俩字,纯粹是南华为了吸引眼球,硬蹭热度的。这种标题党操作,搞得吃瓜群众以为中国搞出了什么黑科技,结果仔细一看,就是个改良版燃烧弹。 平心而论,这项技术本身还是有创新的。镁氢化物以前只能在实验室里每天造几克,现在陕西开了个厂子,一年能产150吨,成本还压得低。这技术不光能造炸弹,还能给潜艇、无人机当燃料,属于军民两用的路子。战场上如果能搭配其他炸弹使用,说不定能发挥出奇效来。 但要说它能代替核武器或者颠覆战争规则,我觉得那纯属想多了。至于“非核氢弹”,大家看看当个乐子就拉倒了,千万别当真。 至于南华,我只能说:做报道要讲基本法,不要为了搞大新闻而搞大新闻。万一将来要是出了偏差,你们这样子是要负责任的。
看了下面的这些科普资料,终于知道为什么东大的用氢化镁制作“非核氢弹”试验成功之后
【3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