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一可口可乐公司员工以150万美元的价格,向百事可乐出售公司机密,结果

一叶知大事 2025-04-22 15:17:17

2006年,一可口可乐公司员工以150万美元的价格,向百事可乐出售公司机密,结果,百事可乐反手就把这一情况告诉了可口可乐,并向FBI报案...   可口可乐的秘密全都隐藏在美国亚特兰大太阳信托银行内的一个保险柜里,想要打开这个保险柜,甚至需要可口可乐董事会进行投票表决。   最奇葩的是,外界有传言说可口可乐的配方被分为了三个部分,只有将这三部分的配方合为一体,才是真正的配方,而这个保险柜里存放的也就是其中一部分。   在当时那个年代,大家普遍认为,这个保险箱里存放的是可口可乐的配方。   为了揭开可口可乐的神秘面纱,其公司内部有一名员工策划了此次行动,为此她专门找了两个帮手,也是可口可乐公司内部的员工,三人合伙将这一秘密以150美元的价格卖给了百事可乐。   要知道,可口可乐跟百事可乐属于竞争对手关系。   按理说,百事可乐拿到如此商业机密,肯定能将可口可乐扳倒。   但让人没想的是,百事可乐转眼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可口可乐,并向美国联邦调查局报案。   值得一提的是,所谓的“商业机密”并非可口可乐的配方,而是一些未发布的文件以及没有没有上市的产品。   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大家一度认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可口可乐配方这种东西,这不过是一种营销手段。   提起可口可乐,还要追溯到1886年,但是有一个药剂师研究出来了配方,并创立了可口可乐公司。   但在几年后,他就把公司卖给了一个美国商人,他把可口可乐逐步发展成一个伟大的公司。   等到了1919年,这名商人把公司又卖给了一群投资者,而这些投资者直接把配方锁进了保险箱。   就像一些化学家所说,可口可乐的配方根本不重要,要想仿造出可口可乐,可谓非常简单,只需要去商店买一瓶,分析其中的成分就可以。   当然,仿造出来的产品肯定跟可口可乐不一样,但也大差不差。   对于饮料行业来说,模仿并不能带来成功,最终还是要看品牌效益,毕竟百事可乐没有把配方锁进保险箱,去销量仍然居高不下。   其实这就是可口可乐的一种营销手段,就像卖钻石一样,主要还是要看谁讲故事讲得好。   通过保险柜锁配方这件事,不仅能保护好可口可乐的配方,还能为营销增加噱头,可谓一举两得。   对于饮料这种产品,如果只靠口味吸引人,显然无法做到成功,毕竟每个人的口味都不一样,有人喜欢喝,就有人不喜欢喝。   在这样的情况下,可口可乐通过将故事引起大家的好奇心,这或许才是可口可乐长盛不衰的秘诀。   换个角度来思考,如果可口可乐从一开始就申请专利保护,通过这种手段保护配方,那最多也就只能保护20年。   可利用这种保险柜锁配方的故事,使可口可乐的配方至今都还是个谜。   真正知道可口可乐配方的人,全世界可能只有几十个人,但一提起这些,他们就会尴尬的笑出声,这究竟代表着什么,可以说不言自明。   现在的可口可乐是可乐行业内当之无愧的霸主,哪怕有人拿着配方制作出来一模一样的产品,也不会掀起多大的风浪。   可口可口就是个金字招牌,仅凭配方就像取缔其地位,这显然是痴心说梦。   而当年的百事可乐也知道这一点,所以才会毫不犹豫的报案,将涉案的三人全都送进了监狱。 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大家对此事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讨论,感兴趣的可以点击头像加关注,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我们下期见。 信源:   原文登载于中国经济网2006年11月04日关于《商业秘密or营销手段 可口可乐配方忽悠全世界?》的报道

0 阅读:166
一叶知大事

一叶知大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