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改革派准备出卖盟友,换取特朗普手下留情?

远敏聊 2025-04-22 15:57:01

随着美国和伊朗敲定了下一轮谈判的具体时间,双方的接触被认为出现了一些进展。此时,一则特殊的消息传出,那就是在谈判中,伊朗方面主动提议,他们可以让盟友“放下武器”,换取美国取消对伊朗的“极限施压”。 有自称接近谈判的消息人士称,伊朗具体的提议包括冻结黎巴嫩真主党、也门胡塞武装以及部分伊拉克什叶派民兵组织的武装活动。

德黑兰传达给华盛顿的意思是,伊朗有能力对盟友施加影响力并保证他们停止行动,但相对应的,美国要在核问题、经济制裁等事项上给伊朗满意的答复。 由于关于谈判的细节内容,美伊两国目前都讳莫如深,只是表示整体氛围有建设性,还有就是伊朗透露核问题是谈判核心。因此对于上文的消息,我们还是要谨慎看待。但可以肯定,如果事情属实,那将是一个非常强烈的信号。 首先,这意味着在对美政策上,德黑兰正在减弱曾经的对抗性。这一状况并非无迹可寻,身为改革派的佩泽希齐扬在去年大选中获胜,就已经反映出伊朗国内的部分风向。在上台后,虽然他也有过对美强硬言论,但整体来看,他的基本态度还是与美国进行对话。

佩泽希齐扬上个月还提到,自己支持与美国谈判,但遭到了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反对,既然如此,他选择遵从哈梅内伊的意思。此话被解读为佩泽希齐扬不仅在表明自身立场,还有“撇清关系”的意思,旨在强调美伊此前剑拔弩张的关系与自身无关。 而从伊朗最终还是与美国开启谈判来看,哈梅内伊在一些问题上的态度,似乎有了改变。会出现这一情况,既有伊朗内部的原因,也与美国近期的施压有关。 在美国多年的制裁下,伊朗的经济形势极为严峻。正因如此,伊朗国内有强烈的声音,希望能与美国达成协议,以缓解该国的经济状况。 同时,美军近期把第二艘航空母舰部署到中东,并派遣B-2轰炸机抵达印度洋的做法,也让德黑兰感到压力。

在这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下,伊朗对美政策出现改变不难理解。 其次,伊朗提出可以让盟友“放下武器”的做法,可能会引发中东格局的新一轮变化。 受巴以冲突、以色列打击真主党、叙利亚局势突变影响,伊朗领导的“抵抗之弧”已经遭受了沉重打击。然而即便如此,诸如胡塞武装等与伊朗关系密切的组织还保持活跃。 这时候,一个关键问题就被摆在了伊朗面前,那就是还要不要向这些武装组织提供支持。毕竟由于抵抗之弧被重创,德黑兰内部是可能对曾经的布局产生怀疑的。更何况如今执政伊朗的是改革派政府,他们在对美态度上本来就没有保守派那么强硬。

如果伊朗真的把让盟友“放下武器”作为与美国谈判的筹码,这种近乎出卖盟友的行为,势必削弱伊朗在该地区的影响力,而这又会在中东该地区带来连锁反应。 此外,这或许还反映出了伊朗内部话语权的争夺。 要知道,伊朗国内负责构建“抵抗之弧”的力量是伊朗革命卫队。这里是保守派和对美强硬派的聚集地,并直接效忠于最高领袖。如果伊朗选择弱化自身与其盟友的军事关系,实际上也是在弱化革命卫队的影响力。 相对应的,主张与美国对话的佩泽希齐扬政府,在之后可能会有更大的声音。 当然,这也不等于德黑兰会完全放弃在这些地区保持影响力。他们现在的想法可能是,尝试在尽可能保持影响力和部分满足美国要求之间取得一个平衡。 然而可以预见,一旦伊朗真的把要求盟友“放下武器”摆上与美国的谈判桌,他们在该地区多年来的不少心血,是有可能付诸东流的。

从目前来看,美伊之间的谈判前景有些微妙。一方面,既然双方已经确定了下一轮谈判的时间,那就说明此前的谈判确实是有“建设性”的,至少没有走向“一拍两散”的最糟糕状况。但另一方面,关于美国和伊朗谈判的最终结果,主流观点也说不上乐观。 其中一个问题在于,谁能保证即便在协议达成后,特朗普能有效地履行相关条款?要知道,从某种意义上说,让伊核问题陷入如今困境的导火索,正是特朗普在第一任期时单方面的退出。前车之鉴尚在,谁能保证特朗普之后不会改变态度、得寸进尺呢? 此外,特朗普政府近期在伊核问题上时不时释放的相互矛盾信号,也可能为谈判增加不确定性。比如特朗普声称自己希望达成的协议不会像奥巴马政府那样,但根据他的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的话,部分模式可能与之前是类似的。 总的来说,随着美伊谈判的推进,很多事情都有产生变数的可能性。外界目前需要等待的,应该是美伊将在26日举行的新一轮谈判。

0 阅读:6

猜你喜欢

远敏聊

远敏聊

远敏聊,给你不一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