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这回可算捅了马蜂窝!欧盟去年说要给中国电动车加税,波兰立马冲在前头举手赞成,结果中国车企零跑直接把波兰工厂的生产线给掐了,15亿欧元的新厂投资扭头就搬去西班牙。 波兰蒂黑工业区,零跑汽车工厂一片冷清,崭新的生产线积满了灰尘,空旷的厂房里,失业工人只能无奈叹息。 而在西班牙巴伦西亚,零跑工厂却在热火朝天地建设中,奠基仪式上,西班牙首相亲自到场,承诺十年免税,一个崭新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即将在这里诞生。 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原因可能在于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加税的政策,这项看似统一的政策,导致欧洲各国做出了不同的反应,也造成了不同的结果,造就了波兰的衰退和西班牙的兴盛。 欧盟提高关税原本想保护自家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但市场反应和预期不同。面对加征的关税,中国汽车企业转变了策略,资金开始重新分配,相关产业也在进行调整。 波兰积极支持欧盟的加税政策,却意外成了第一个受害者。它的汽车产业很大程度上依靠外国投资进行组装,本土几乎没有电动车产业链。 零跑汽车撤走资金,让波兰失去了一次宝贵的新能源产业转型机会,直接导致3000个工作岗位消失,当地经济也因此受到很大打击。 当地工会负责人的话,说出了波兰面临的无奈和困难。波兰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思考:在全球产业链里,找准自己的位置,发展核心技术才是生存的关键。 但是,身处困境的波兰,难道就没有别的机会了吗?它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欧洲中心,连接东西欧,或许可以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和欧盟的资金支持,重新规划产业发展,在困境中努力寻找新的出路。 相比之下,西班牙的做法显得更有想法。他们没有简单地照搬加税那一套,而是另辟蹊径,选择和中国汽车企业合作,希望打造一种“中国技术加上欧洲市场”的新模式。 西班牙政府给出了不少优惠政策,比如十年免税,还专门建设了产业园,这些都吸引了零跑汽车等中国企业投入巨额资金。 紧接着,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也纷纷跟进,一个覆盖“电池、电机和整车”的完整汽车产业链正在西班牙逐渐成型。这种策略明显更聪明,既能引进先进技术,又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西班牙电动汽车出口表现亮眼,已经超过法国,跃居欧洲第三大出口国。同时,电动汽车行业的兴起也为西班牙带来了大量就业机会。 这个成绩说明,即使在技术实力存在差距的情况下,通过积极的开放合作,各国也能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共同推动行业发展。西班牙的成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面对相似的难题,德国和法国都采取了实实在在的合作方式。比如,德国的汽车公司和中国的企业一起搞智能驾驶和电池技术,德国政府还允许中国公司在德国建厂。 即便现在保护主义抬头,德国和法国的选择也说明,合作仍然是大方向,大家还是更倾向于一起解决问题。 中国电动车之所以在全球市场上表现出色,主要是因为它在电池、电机、电控这“三电”技术以及智能联网技术方面做得好,即使其他国家提高了关税,中国电动车依然很有竞争力。 这说明,真正能赢得市场的,是过硬的技术实力。波兰目前遇到的困难,以及西班牙、德国、法国选择务实合作的做法,正体现了全球化时代一个简单的道理:合作对大家都有好处,对抗只会让大家受损。 波兰的经历给大家提了个醒,盲目推行产业政策可能适得其反。现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迅速,合作共赢才是正确方向。如果只想着保护自己,搞贸易壁垒,最终受损的还是自己。
万斯刚一抵达印度,莫迪政府就将矛头指向中国!美国副总统万斯刚刚到达印度,莫迪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