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乐笑了,百事可乐哭了?背后是全球供应链的一次“反噬”最近“可口可乐笑了,百

江微看体育 2025-04-22 16:08:55

可口可乐笑了,百事可乐哭了?背后是全球供应链的一次“反噬”

最近“可口可乐笑了,百事可乐哭了”直接刷屏社交媒体,不少网友以为是两家品牌又玩起了营销互怼,其实这次哭与笑来自一次真实的贸易冲击。

事情起源于:美国政府宣布对包括饮料浓缩液在内的进口商品加征10%关税。

这项政策对百事的打击立竿见影——因为百事可乐在美国市场销售的浓缩液几乎全部来自爱尔兰。这源于上世纪70年代百事为降低税负而进行的供应链布局,长期看确实省了不少钱,但如今却成了“高成本区”。

而可口可乐则幸运得多。它虽然也在爱尔兰有生产,但其美国本土(亚特兰大)和波多黎各设有原浆生产线,避开了这轮关税风暴。特别是波多黎各作为美国属地其产品,不算“进口”,不受影响。

这就是为什么媒体评论说:“历史的选择反转了命运。”

从市场层面看,百事的压力不止于此。四年他在美国碳酸饮料市场已经被Dr Pepper反超,如今又面临成本上升、供应链调整难题,雪上加霜。可口可乐不仅成本稳定,还因中粮的中国本土化灌装,在亚洲市场也保持优势。

这次“红蓝之战”,其实也暴露出一个深层问题:全球化时代的供应链,在贸易摩擦面前有多脆弱。

不仅是饮料,Levi's牛仔裤、Colgate牙膏等产品的生产都在经历相似的挑战。一旦政策方向转变,企业过去追求“全球最优成本”的策略,可能迅速变成“本地最高代价”。

而消费者则在这场政策风暴中也有不同选择:有人为情怀支持百事,有人觉得“可口可乐更足不甜”,也有人顺势选择了国产代替如元气森林、崂山可乐。

最终这不是谁赢谁输的问题,而是企业如何应对不确定性时代的深刻提醒。

一纸关税,翻了几十年的供应链老账。这次“红的笑了,蓝的哭了”。不仅是口感的偏好,也是全球经济下一轮格局变化的缩影。

美对多国加征关税

0 阅读:0
江微看体育

江微看体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