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媒体“跪舔”万斯,称其为“印度女婿”,印度人不买账,万斯一到就开始抗议。 事实上,乌莎的印度血统远没有印媒描述的那么"接地气"。这位美国第二夫人出生于加州圣迭戈,父母虽来自印度安得拉邦,但她本人从小接受美式精英教育,毕业于耶鲁和剑桥,职业轨迹始终与印度本土无关。 她在公开场合更多强调自己"印度教背景"而非"印度公民身份",甚至在威斯康星州共和党大会上特意将自己与丈夫的"阿巴拉契亚乡下人"身份对比,凸显文化差异。这种刻意塑造的"印度符号",不过是美印双方为政治目的打造的形象工程。 印度媒体的"贴金"传统由来已久。2021年哈里斯就任副总统时,印媒曾将其祖籍泰米尔纳德邦的背景炒作成"印度裔副总统崛起",甚至将她与甘地家族相提并论。 但哈里斯上任后在气候变化、人权等问题上多次批评印度,所谓"印度裔情谊"瞬间烟消云散。此次故伎重施,不过是莫迪政府试图通过"情感牌"软化特朗普政府的贸易强硬态度。 然而,印度民众显然不买账。万斯抵达新德里当天,全印度农民协会在全国350个地区组织抗议,反对美印即将签署的农业贸易协议。协会秘书长拉梅什直言:"美国想让我们开放乳制品市场,这会毁了印度2.5亿小农的生计。" 与此同时,国大党议员辛格在议会质询时展示数据:2024年印度对美贸易顺差达320亿美元,但美国却单方面取消了7.5万名印度留学生的签证,"这就是所谓的'公平贸易伙伴'?" 美印之间的矛盾远不止农业和移民。根据WTO最新数据,印度在食糖、大米等领域的补贴已连续四年超过10%的WTO上限,而美国要求印度立即削减补贴的诉求遭到拒绝。 更讽刺的是,就在万斯访问期间,印度政府宣布对中国钢铁加征12%关税以讨好美国,却导致国内基建成本飙升,引发建筑行业罢工。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策略,暴露了莫迪政府在中美博弈中的尴尬处境。 尽管双方试图用文化符号粉饰分歧——万斯一家参观泰姬陵、乌莎佩戴印度传统首饰、联合声明中反复提到"民主价值观"。但现实利益冲突难以掩盖。 美国要求印度在"印太战略"中承担更多军事义务,而印度却希望美国放宽H-1B签证限制;印度想成为全球南方代言人,美国却要求其在联合国投票中"选边站"。这种结构性矛盾,注定所谓"情感之旅"不过是政治操弄的遮羞布。 万斯在斋浦尔发表演讲时,台下抗议者的标语格外刺眼:"不要美国小麦,只要印度农民!"这场被印媒包装成"文化融合"的访问,最终沦为一场精心策划的政治秀。 对此,你又有怎样的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印度媒体“跪舔”万斯,称其为“印度女婿”,印度人不买账,万斯一到就开始抗议。 事
繁梦间
2025-04-22 16:47:14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