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赵国突然就强了么?这个故事我们从小就听,听到的解释是赵武灵王要求治下国民效仿胡人的服饰,便于骑马,便于打仗,所以赵国战胜了周边小国。 中午听一档节目,似乎不是这么回事。胡服和骑射是两回事,得分开来说。 胡服,其实就是裤子。战国时汉人不穿裤子,穿的上衣是“衣下身”是“裳”,这个裳其实是裙子。这裙子打仗时当然不方便,不过我们如果穿越到战时代,估计古人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傻,上战场还穿着裙子,也一定是怎么方便怎么来。战场上瞬息万变,生死存亡就在电光火石之间,上了战场应该穿的也是类似裤子的军服。 即使没有裤子穿,如果光着屁股打仗方便,那宁愿光着屁股打仗也不会穿着裙子打,战场上那是真要命啊! 所以胡服并不全是我们理解的汉人学着穿胡人的衣服,而是当时赵武灵王的一种政治改革,是允许在当时汉地居住的胡人可以穿自己的民族服饰,以承认他们在汉地的政治地位,从而笼络更多的人聚集到自己周围,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以增强自己的实力,清除和自己敌对的势力。 所谓骑射,则是一种军事改革。汉人不善骑马,胡人没有弩箭。所以汉胡居民互相学习,汉人向胡人学习骑术,胡人向汉人学习弩箭射术,双方把骑兵的机动性和弩箭的杀伤力结合起来,互相学习对方的优点,克服自身的缺点,组成了一支更强的新的军队,从而打败周边国家。 所以,胡服骑射,其实是2000多年前政治改革和军事改革成功的成功案例,也是中华形成过程中民族大融合的典型事件。
赵云单挑文丑、许褚、姜维,表面不分胜负,实则胜负已分。一、赵云打文丑:愣头青
【3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