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上海文史馆来了一名新员工,她年纪已经53岁,身材瘦削,衣着朴素,说话

卖蠢 2025-04-22 17:57:16

1956年,上海文史馆来了一名新员工,她年纪已经53岁,身材瘦削,衣着朴素,说话时,黑黑的牙齿便露了出来,个别牙齿还掉了。谁想到,这位就是当初“北平一道不得不看的风景”陆小曼呢。 陆小曼,1903年出生在江苏常州,家里世代书香,算得上条件不错。她小时候就聪明伶俐,琴棋书画样样在行,尤其是画画和书法,天赋特别高。长大后,她长得漂亮,又有才情,穿上丝绸旗袍往那儿一站,回头率绝对高。到了1920年代,她在北平的社交圈里混得风生水起,谁见了都得夸一句“了不得”。可谁能想到,1956年她53岁的时候,会以这么个形象走进上海文史馆呢?瘦得像根竹竿,衣服洗得发白,牙齿还黑乎乎的,掉了几颗。这变化也太大了吧! 陆小曼19岁那年,也就是1922年,嫁给了北洋政府的官员王赓。这门婚事看着挺风光,王赓有地位,家里也不缺钱,陆小曼跟着他出入各种场合,日子过得挺体面。可惜好景不长,王赓忙得要命,天天加班,回家都少,陆小曼一个人守着空荡荡的房子,日子虽然不愁吃穿,但心里空得慌。时间长了,她就觉得这婚姻没意思。 到了1926年,她在北平一场诗会上认识了徐志摩。这俩人一见如故,聊诗聊画,特别投缘。徐志摩那时候已经结婚了,但陆小曼不管不顾,铁了心要跟他在一起。她跟王赓离了婚,同年跟徐志摩结了婚。这事儿在当时可炸了锅,社会上议论得沸沸扬扬,有人佩服她的勇气,有人觉得她太任性。可不管别人咋说,陆小曼就是这么干了。 跟徐志摩结婚后,他们搬到上海住。刚开始日子还挺浪漫,家里布置得精致,陆小曼还画了不少画挂着。可没多久,问题就来了。徐志摩家里反对这门婚事,他爸直接断了经济支持。徐志摩得四处跑着挣钱,讲学、写文章,忙得焦头烂额。陆小曼呢,习惯了大手大脚,喜欢买漂亮衣服,请朋友吃饭,日子过得一点不省。徐志摩累得够呛,俩人因为钱的事没少吵架。 1931年,徐志摩坐飞机去北京,结果飞机失事,人没了。陆小曼听到这消息,整个人都懵了。从那以后,她的生活就垮了。家里没人气了,朋友来得少了,她自己也变得消沉。没了徐志摩,她的经济来源也没了保障,日子越过越艰难。 到了1956年,陆小曼53岁,总算找到一份工作,在上海文史馆当了个小职员。她干的活儿是整理历史文献,每天对着老旧的纸张翻来翻去,做些记录。工资不高,但好歹能维持她跟伴侣翁瑞午的基本生活。刚来的时候,同事们对她有点冷淡,毕竟她这模样跟“北平名媛”差太远了,谁也不信这是同一个人。可她不吭声,就闷头干活,慢慢地,大家发现她挺能干,学问也不少,态度才好起来。 这份工作虽然不起眼,但对陆小曼来说是个新开始。她每天走路上班,回家把钱交给翁瑞午,日子简单得不能再简单。跟过去那些花钱如流水的日子比,这变化真是天上地下。可她好像也适应了,不抱怨,就这么过着。 进了文史馆后,陆小曼没闲着,又捡起了画画。她在家弄了个小画架,画些花鸟山水,水平还越来越高。朋友翁瑞午和画家贺天健常来帮她看看,指点几句,她的画还真有点名气,有人拿去挂家里显摆。1959年,她还被评了个“三八红旗手”,挺不容易的。这时候的她,身体比以前好点了,脸也圆润了些,日子过得踏实。 不过晚年她的身体还是不行了,手抖得厉害,画画都费劲。她经常一个人坐着,想想过去的事,尤其是徐志摩。1964年,她病逝了,死的时候家里简单得要命,就几件旧家具,几张没画完的画。她这一辈子,从风光到落魄,最后安安静静走了。

0 阅读:70

猜你喜欢

卖蠢

卖蠢

卖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