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两个地下党员被捕,不久,敌人打算杀了他们,这时,一个看守对两人说:“

灵鹿踏花寻梦来 2025-04-22 19:02:38

1935年,两个地下党员被捕,不久,敌人打算杀了他们,这时,一个看守对两人说:“我可以救你们出去,但只能救一个,救谁?” 1935年的贵州,正值国难当头,中共地下党在各地秘密活动,贵州省委是其中重要一环。林青,24岁,省委书记,出身贫寒,靠着过人的胆识和坚定的信念崭露头角。刘茂隆,22岁,省委委员,家境优越,却投身革命,擅长宣传鼓动,是林青的左膀右臂。那年秋天,两人因叛徒告密被捕,敌人欣喜若狂,认为抓住他们就能挖出贵州地下党的根基。 被捕后,林青和刘茂隆被关进监狱,敌人先是用高官厚禄诱惑,想让他们叛变。林青对此嗤之以鼻,他早就把个人得失抛在脑后,只想着党的使命。刘茂隆也一样,出身书香门第的他,看透了敌人的伎俩,意志坚如磐石。利诱失败后,敌人开始严刑拷打。林青受尽折磨,身体伤痕累累,却始终沉默。刘茂隆同样咬牙坚持,绝不开口。敌人费尽心思,也没能从他们嘴里掏出半点情报。 眼看审讯无果,敌人决定杀掉他们,以儆效尤。处决定在9月11日,就在行刑前一天,一个看守找到他们,声称自己是地下党潜伏人员,有办法救人,但只能救一个。这让林青和刘茂隆既意外又警惕。他们怀疑这是敌人的圈套,试图套取情报。看守耐心地解释了自己的身份和任务,逐步赢得了信任。可难题随之而来:只能救一个,谁走谁留? 林青觉得刘茂隆年轻有潜力,革命需要他这样的人,愿意留下。刘茂隆则认为林青是省委书记,责任更大,理应出去领导大家。两人彼此推让,谁也不愿先迈出那一步。这种争执不是为了自己活命,而是希望对方能活下去,继续为党奋斗。他们的情谊和信念,在生死面前显得格外珍贵。 就在他们僵持不下时,敌人察觉到异常,把两人分开关押。林青被转到另一间牢房,刘茂隆留在原地。看守负责看押刘茂隆,计划只能围绕他展开。那晚,刘茂隆按约定假装生病,看守借机带他离开。路过林青的牢房时,林青默默点头,眼神里满是鼓励。刘茂隆心里沉甸甸的,知道这是诀别,却只能咬牙前行,最终成功逃脱。 刘茂隆脱险后,很快回到党组织,继续革命工作。而林青的处境更加艰难。敌人发现刘茂隆失踪后,怀疑林青知情,加重了对他的折磨。林青承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依然守口如瓶。9月11日,他被杀害,年仅24岁。他的牺牲,换来了刘茂隆的生还,也保住了贵州省委的机密。 刘茂隆后来回忆起那段经历,总说自己欠林青一条命。他把林青的信念扛在肩上,一辈子为党奋斗,从未懈怠。林青走了,但他的精神通过刘茂隆延续下来。那个看守的身份,后来也被证实,他确实是潜伏的同志,冒着暴露的风险救人,任务完成后也悄然撤离。 这个故事里,没有谁是英雄,也没有谁是懦夫。林青和刘茂隆的选择,体现的是共产党人的担当。他们面对的不是简单的生死,而是信仰的分量。敌人残忍无情,却无法动摇他们的意志。看守的出现,像是命运的一次考验,让人看到人性在绝境中的挣扎和光芒。

0 阅读:0
灵鹿踏花寻梦来

灵鹿踏花寻梦来

灵鹿踏花寻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