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在北京买房,我就不参加毕业论文答辩!”2011年神童张炘炀以自己的前程相

霞光破雾法无边 2025-04-22 23:37:27

“如果不在北京买房,我就不参加毕业论文答辩!”2011年神童张炘炀以自己的前程相要挟,逼父母在北京买房的消息被传的沸沸扬扬,引起了大众的讨论,那么年仅16岁的张炘炀为何要这么做呢? 2011年的北京,一位16岁的博士生提出了一个让父母无比困扰的要求:"不在北京买房,我就不参加毕业论文答辩!"这位少年就是张炘炀,当时已经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最年轻的博士生。这句话一出,立刻引发了全国热议,网友们纷纷评价他是"智商的巨人,情商的侏儒"。 那是在2005年,身高仅1.43米的张炘炀,以不到10岁的年龄参加了高考。当他走出考场的那一刻,无数闪光灯和摄像机对准了这个稚气未脱的孩子。他的父亲兴奋地将他高高举起,眼中满是骄傲。最终,他以505分的成绩成功考入大学,创造了"全中国年龄最小的大学生"的记录。 随后,张炘炀的学业之路一路高歌猛进。13岁,他考入北京工业大学,成为年龄最小的硕士生;16岁,他又考入北航,成为年龄最小的在读博士生。这样的成就,让很多人认为他未来不可限量。 然而,就在这位"神童"即将完成硕士学业的前夕,他却向父母提出了买房的要求。要知道,2011年北京的房价已经达到每平方米几万元,对于都是普通职工的父母来说,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面对儿子的要挟,夫妻俩最终只能租了一套房子,谎称是买的,才让儿子顺利毕业并考上了博士。 当央视记者问及他为何向父母提出这样的要求时,张炘炀回答:"因为父母把自己的梦想加在了我的身上,所以他们也应该为此努力。"这句话背后,是一个在智力上早熟却在情感上尚未成长的少年内心世界。 除了"不买房就不答辩",张炘炀还公开发表过"白领对北京毫无建设却占着资源"的言论,引起了巨大争议。在学校里,虽然他与同学相处融洽,但总是把"我想要成为王者,要不然就没有地位可言"挂在嘴边,常常被同学们善意地哄笑。 时间来到2019年,从张炘炀16岁入读北航博士算起,他的博士生涯已经长达8年。有记者打听他的近况,校方回应:张炘炀于2019年从学校结业。有人在知网上查询他的论文,却只能找到他的硕士论文,博士论文下落不明。那个曾经被媒体追捧的"神童",似乎安静地退出了公众的视线。 1995年的辽宁盘锦,年届36岁的张会祥终于迎来了生命中的第一个孩子——张炘炀。这个迟来的孩子,承载着父亲太多未完成的梦想。 张会祥年轻时因家境贫寒,不得不放弃了中国人民大学MBA的深造机会,这成为他心中永远的遗憾。当孩子出生后,他仿佛看到了弥补人生缺憾的可能,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中。 "走到哪里,就写到哪里。"这是张炘炀学习的起点。两三岁时,父亲就拿着木棍在地上教他写字,无论走到哪里都不曾间断。家中电视机成了"违禁品",父母为了给孩子营造安静的学习环境,十几年间没有看过一眼电视,连无声播放都不允许。家里甚至不再招待客人,生怕打扰儿子学习。 小炘炀生来天资聪颖,在这样专注的环境中,很快展现出惊人的学习能力。两岁半时,他用短短三个月就认识了1000多个汉字。上小学后,他连续跳级,仅用两年时间就完成了别人六年的学业;读完两年初中课程后,又在家自学半年,直接跨越到高三。 然而,在这看似顺利的学业背后,张炘炀的生活却被父母控制得密不透风。有一次,他迷上了《西游记》,父亲担心影响学习,竟然将书偷偷藏了起来。这种看似无形的控制,像一张无形的网,笼罩着张炘炀的成长。 随着年龄增长,他与同龄人的差距越来越明显。当其他孩子还在玩泥巴的年纪,他已经坐在大学课堂;当他的大学同学已开始考虑工作、住房甚至婚恋问题时,他在心智上却还是个孩子。这种不平衡的发展,最终在他16岁时以"不买房就不答辩"的方式爆发出来。 在张炘炀13岁读研究生一年级时,曾试图摆脱父母的控制,拒绝陪读,独自生活。但从极度的管控到突然的放手,让他难以适应,很快沉迷于网络游戏,无法自拔,甚至连续挂科,交不上论文。 到了博士阶段,他的问题更加明显。媒体的关注让他背负了巨大压力,却没有相应的学术能力支撑。他的导师周教授曾对记者坦言:"张炘炀的优势仅仅在年龄上,与其他博士生相比,他并无优势可言。社会上的媒体言论会束缚他的成长和进步,同时也会让他迷失方向。"

0 阅读:0
霞光破雾法无边

霞光破雾法无边

超级酷 仅三天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