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雨风说史[超话]晴雨风说史播州杨氏,可谓是源远流长。唐僖宗乾符三年(876年)

晶林看趣事为 2025-04-23 01:20:18

晴雨风说史[超话]晴雨风说史

播州杨氏,可谓是源远流长。

唐僖宗乾符三年(876年),杨氏祖先杨端应唐僖宗之征,散尽家财,率家族千余人,不远千里来到西南地区,从南诏国手中夺回了被侵占的播州地区,从此世镇播州。

唐朝灭亡之后,播州杨世一族为保西南边疆稳定,在五代十国时期,先后战死四代家主,留下“尽臣节,隆孝道、守箕袭,保疆土,从俭约,辨贤侯、务平恕,公好恶,去奢华,谨刑罚”十条家训。

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后,与南诏国以大渡河为界,杨氏族人首领杨实以播州之地献附大宋。大宋在播州地界设播州安抚司,仍命杨氏族人为播州安抚使,让其镇守播州。

南宋末年,蒙古军大举入侵川蜀地区。宋理宗命余玠为四川安抚大使,统领川蜀地区的抗蒙战争。播州杨氏第十五代土司杨文,不仅举族为余玠的抗蒙大计出钱出力,更是为余玠推荐了专注于研究山城防御的冉氏兄弟。

冉氏兄弟入蜀之后,向余玠献上了“移城于山,积粟以守”的防御策略,而后冉氏兄弟又指导宋军在川蜀各地的奇峰之上,先后修建云顶城,青居城、大获城、苦竹城、凌霄城、钓鱼城等等。

正是凭借着这些山城,川蜀之地抵御了蒙古大军三十多年的进攻,并于1259年,在钓鱼城打死了蒙古帝国的大汗蒙哥。而凌霄城,更是在南宋灭亡九年之后,才被蒙古人攻下。

同时,为了防御蒙军从西南地区的大理国进攻南宋腹地,杨氏族人和南宋军民也在播州境内的龙岩山上,修建了一座坚城——海龙囤。

海龙囤雄踞于龙岩山巅,三面环水,地势险要,后来杨氏一族对其不断扩建,又先后给海龙囤增加了前后九道关口。其中以铁柱关,铜柱关,飞虎关,飞龙关,朝天关,飞凤关为前六关;以万安关,头道关、二道关为后三关。

在得益于杨氏一族数代人的倾心打造下,海龙囤雄踞山巅,内积粮草,外有九关,可谓是固若金汤。在外敌入侵时,海龙囤是一个抵御外敌的坚固城堡。但不能否认的是,如果杨氏族人一旦与中原王朝对抗,那海龙囤绝对是一个难啃的贼窝。

南宋灭亡之后,随着川蜀之地的各大山城相继被蒙军攻陷,公元1277年,播州第十六代杨氏当家人杨邦宪,在忽必烈的招降下归附元朝。忽必烈为维护西南地区的稳定,仍以杨邦宪为播州安抚使,世袭罔替,镇守播州。

元朝末年,义军四起,川蜀之地的明玉珍起兵反抗元朝统治。公元1363年,杨氏一族以播州之地归降明玉珍。

公元1372年,朱元璋建立的大明王朝进军川蜀,消灭明玉珍割据势力,播州杨氏第十八代土司首领杨铿,以播州之地举族归附明军。朱元璋在播州地区设置播州宣慰司,仍以杨铿为宣慰使,带领杨氏族人镇守播州。

及至万历十八年(1590年),播州宣慰使杨应龙杀妻之时,杨氏族人在播州已历30余代,镇守播州长达700余年。

杨氏一族长时间盘踞播州,在明朝也经营了近二百年,但是其二十九代家主杨应龙却在万历十八年(1590年),因醉酒杀妻,被人告发谋反,随后大明朝廷对其进行了长达10年的剿抚相济,最终出兵将其灭掉。

0 阅读:64

猜你喜欢

晶林看趣事为

晶林看趣事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