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盗版音乐已经被严格限制了,而中国音乐给人的感觉反而比以前更差? 二十年前的中国街头,音像店里堆满了花花绿绿的CD,地摊上的盗版光盘随便挑,路边小店的音响里总能听到当红歌手的歌,那时候,音乐满大街都是,可惜大多是盗版。 音乐人辛辛苦苦做一张专辑,正版卖几十块,盗版却只要几块,甚至网上免费下载,创作者的血汗钱被偷得干干净净,日子过得苦哈哈,音乐圈像是被盗版这把刀割得伤痕累累。 那会儿,盗版虽然害人,但也帮了点忙,小众歌手的歌,本来没啥人听,可因为盗版光盘和网络下载,火遍了大街小巷。 90年代的上海、广州,街头巷尾的理发店、出租车里,总能听到冷门歌突然爆红,就像30年代的上海滩,盗版让好歌传得飞快。 可惜,音乐人赚不到钱,唱片公司也亏本,很多人干脆不干了,创作的火苗被现实浇灭。 2000年代,情况变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版权法一步步收紧,2015年对网络盗版的打击更是下了狠手,非法下载几乎没了,音乐人本以为能翻身,作品终于能正大光明赚钱了! 可没想到,数字音乐平台冒出来了,像一些音乐平台开始抢地盘,为了独家版权,平台砸重金把歌“锁”在自家App里。 现在听歌,全看平台说了算,以前,好歌靠朋友推荐、电台播放,口碑一传十十传百。可现在打开App,首页的歌单全是算法推的。 其实你听啥,基本都是平台说了算,算法只认流量,旋律简单、抓耳朵的歌被推到前头,深刻的作品却没人搭理。 平台还搞“独家版权”,想听某首歌只能下特定App,麻烦不说,音乐人还被绑得死死的,没啥话语权,感觉越来越不像话。 中国音乐这几十年的路,像是从一个坑跳到另一个坑,盗版时代,创作者被偷得底裤都没了,版权时代,平台和算法又把音乐人绑得喘不过气。 中国音乐的路不好走,从盗版到平台,每步都在解决问题,可新麻烦又来了,音乐是创作者的心血,也是文化的魂儿,得让好音乐有被听到的机会。
为什么盗版音乐已经被严格限制了,而中国音乐给人的感觉反而比以前更差? 二十年前的
旑旎映芙蕖
2025-04-23 09:29:17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