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德国媒体爆料,新政府把中国从“竞争对手”名单剔除,官宣中国是“全球合作伙伴”,这无疑是给了美国一记响亮的耳光。 要知道之前德国可是跟着美国喊“去风险”喊得最凶的欧洲国家之一。现在突然翻脸,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猫腻? 这几年宝马在沈阳砸了100亿建电池厂,说是要搞第六代动力电池项目,2026年投产。德国高层私下吐槽,要不是中国新能源车市场疯涨,今年财报都没法见股东。 这话可一点不假,2023年中国新能源车销量占全球60%,宝马i3、iX3这些车型在中国卖得比欧洲还火。德国车企要是不抱紧中国大腿,估计连汤都喝不上。 之前美国限制高端机床出口,结果德国工厂自己先顶不住了。比如德国埃斯维机床在苏州建厂,生产线等着米下锅,最后还得求中国供应商加单。 还有德国和柔集团,在常州投了50万公里电缆生产线,说是要布局亚太市场,其实就是看中了中国供应链的稳定性。 这些德国企业心里门儿清:离开中国,生产线分分钟停摆。 为什么德国突然变脸?说白了,经济利益才是硬道理。2024年德国经济萎缩0.2%,连续两年衰退,汽车、机械这些支柱产业全靠中国市场续命。 德国工商总会主席万斯勒本都说:“中国是德国企业最重要的销售市场、原材料供应商和创新市场。”要是真听美国的搞脱钩,德国经济估计得崩。 但美国那边也不好交代。德国外长贝尔伯克之前还跟着美国喊“人权”“价值观”,结果被绿党联合创始人库尔茨一顿怼:“这就是殖民主义思维!” 库尔茨在中国住了几十年,看得比谁都明白:“中国市场对德国太重要了,绿党要是继续反华,就是在自掘坟墓。” 德国国内也分裂得厉害。总理朔尔茨憋着劲儿要和中国合作,外长贝尔伯克却想当“价值观警察”。 去年中远海运入股汉堡港,绿党闹得沸沸扬扬,最后还是胳膊拧不过大腿,中远只拿了24.9%股份。这种“既要钱又要脸”的操作,德国政客玩得倒是挺溜。 最打脸的是美国。特朗普要是知道德国突然反水,估计得气晕过去。之前美国逼着德国限制对华投资,结果德国车企偷偷加码中国。 大众和小鹏合作开发电动车,奥迪和上汽搞豪华纯电,这些都是背着美国干的。德国企业心里清楚:跟着美国混,连饭都吃不上。 不过,德国这波操作也有风险。美国要是翻脸,德国在北约的日子可不好过。但德国政客更怕国内企业造反,宝马、西门子这些巨头要是集体抗议,政府分分钟垮台。 所以现在德国的对华政策,就是“嘴上骂着,身体却很诚实”。 最后,德国这波操作能持续多久?关键看中国市场给不给力。 要是中国新能源车继续碾压欧洲,德国估计得跪得更彻底。但要是美国加大压力,德国会不会又当“墙头草”? 这事儿,咱们走着瞧。你觉得德国这次是真心合作,还是权宜之计? 新浪财经——《突发:德国悄然删除“华为排除条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德国总理朔尔茨会见王毅》 中国青年报——《德国绿党联合创始人:与中国合作,对德国很重要》
为什么在网上很少看到德国留子
【2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