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侯长荣去《红楼梦》的剧组试镜贾宝玉,可导演直接拒绝,侯长荣不解:“为什么?”导演说:“你太帅、太高了,不适合!”侯长荣更加不解。 1984年,扬州剧团的明日之星侯长荣,带着过人的才华和俊朗的外貌,信心满满地去《红楼梦》剧组试镜贾宝玉。可导演王扶林却直接泼了冷水:“你太帅、太高了,不适合!”侯长荣满脑子问号,这理由听着怎么这么怪?才华和外貌明明是优势,怎么就成了拒绝的理由? 1984年,《红楼梦》电视剧的筹备如火如荼,这部经典改编承载了无数人对文学巨著的期待。侯长荣,当时在扬州剧团崭露头角,唱功扎实,外形俊秀,身高也比一般演员突出。他听说剧组在选贾宝玉,觉得自己条件挺匹配,毕竟贾宝玉在书里是个“面若中秋之月”的翩翩公子。于是,他带着满腔热情去试镜,结果却撞上了导演王扶林那句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评价:“你太帅、太高了,不适合!” 侯长荣不解,我们今天回看也觉得奇怪。太帅?太高?这不该是夸人的话吗?可放在贾宝玉这个角色上,导演却有自己的考量。当时的选角标准,不是简单看谁最帅谁最有才,而是要贴近原著的精神。贾宝玉虽然是个贵公子,但性格里带着柔弱和少年气,太过挺拔硬朗的外形反而会让人觉得少了点味道。侯长荣的外貌和气质,可能在导演眼里过于成熟阳刚,和那个多愁善感的少年形象有点偏离。 再说身高,这在80年代的影视制作中其实是个硬伤。那时候拍摄条件有限,镜头构图、演员站位都得精打细算。贾宝玉身边有那么多姐妹,如果演员太高,画面搭配起来容易显得不协调。导演追求的是整体效果,侯长荣的身高优势反而成了不符合角色群像的短板。这么一想,拒绝他的理由虽然听着离谱,但背后还真有它的逻辑。 不过,侯长荣的困惑也挺能让人共鸣的。明明条件不错,却因为一些“意料之外”的标准被刷下去,这种经历谁没遇到过几回呢?就像你去面试,自认为准备充分,结果却被告知“你太优秀了,我们庙小容不下”,听着既无奈又有点好笑。侯长荣当时估计也是这种心情,觉得自己明明挺合适,怎么就“不适合”了呢? 这事放到今天来看,其实也挺有意思。选角这东西,本来就不是只看个人实力,还得看整体契合度。王扶林当年的决定,虽然让侯长荣错失了贾宝玉,但也成就了邓婕、欧阳奋强这些更贴合他心中红楼梦的演员。侯长荣虽然没演成宝玉,后来在戏剧圈依然发展得不错,证明了被拒绝不代表否定全部,只是那条路不属于他罢了。 回过头看,这件事还有点哲学味道。有时候我们觉得自己很行,可现实偏偏不按套路出牌。侯长荣的“太帅太高”,就像是命运开的一个小玩笑。你以为是缺点的地方,可能在另一个舞台上就是亮点;你觉得不公平的拒绝,可能只是把你推向更适合的路。这种反转,谁的生活里没点影子呢? 再往深了说,侯长荣的经历还让人想到外貌和角色的匹配问题。现在影视圈选角,颜值依然是个绕不开的话题,但光有颜值不够,还得有“适配性”。贾宝玉的柔情似水,不是随便一个帅哥就能演到位。导演的眼光,其实是在找那种能让人一眼就信服的气场。侯长荣没中选,不是他不够好,而是他的好,和这个角色的需求擦肩而过了。 这也提醒我们,生活中很多时候,失败不是因为你不行,而是你和那个机会没对上频道。侯长荣没演贾宝玉,但他在戏剧舞台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被拒绝的那一刻,他可能觉得是终点,可后来证明,那只是个转折。人生不就这样吗?看似不合理的事,过几年回头看,可能就成了最好的安排。 说到这儿,还得提一句,当时的《红楼梦》剧组选角有多严苛。王扶林带着团队全国跑,挑演员不光看外形,还得看文化底蕴、表演功底,甚至生活经历。侯长荣虽然落选,但能走到试镜那一步,已经说明他的实力不俗。只是,命运的剧本里,他不是那个“宝玉”。这事儿听着有点遗憾,可惜中又有点庆幸,毕竟他后来也没被埋没。
1984年,侯长荣去《红楼梦》的剧组试镜贾宝玉,可导演直接拒绝,侯长荣不解:“为
只言片语里
2025-04-23 12:50:09
0
阅读: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