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的可怕!”浙江杭州,一8岁男孩因不愿意做作业,被父亲带到乡下搬石头,从早上8

子焓 2025-04-23 14:30:23

“强的可怕!”浙江杭州,一8岁男孩因不愿意做作业,被父亲带到乡下搬石头,从早上8点搬到下午4点,没想到,男孩连搬3天依旧干劲十足,父亲直呼很佩服孩子,但也被他给整无语了,网友:教育就是让花成花,树成树,而不是千篇一律! 2024 年盛夏,浙江杭州的张明刚(化名)遇到了育儿难题。 8 岁的儿子小宇因抗拒写作业,在家中哭闹不止。 这位父亲没有选择说教或惩罚,而是做了个大胆决定 —— 带儿子去乡下搬石头。 清晨 8 点,父子俩来到乡间工地。 粗糙的石块、泥泞的地面,对于在城市长大的小宇来说都是全新的体验。 起初,小宇还带着不情愿,但随着一块块石头被搬运,他的劲头越来越足。 从烈日当空到夕阳西下,小宇连续三天坚持从早搬到晚,甚至穿着雨披冒雨劳作。 “老爸!搬石头比写作业有意思多了!” 儿子的这句话,让张明刚哭笑不得。 网友们纷纷调侃:“三天是新鲜感,三个月是倔强,三年那就是天选打工人。” 但也有人注意到,看似简单的搬石头背后,藏着一位父亲的良苦用心。 张明刚深知,强制学习只会激化矛盾,他希望通过劳动实践,让儿子体会生活的不易,理解教育的价值。 开学前夕,张明刚再次与儿子谈心。 这次,小宇不仅主动收拾书包,还认真制定了学习计划。 这场意外的教育实验,最终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取得了成效。 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容易引发孩子的抵触情绪,而尊重个性、注重体验的教育方式,反而能激发孩子的内驱力。 2023 年,深圳一位母亲带厌学的女儿摆摊卖菜,让孩子在实践中理解赚钱的艰辛; 2022 年,南京父亲通过带儿子徒步旅行,培养其坚韧品格。 近五年,“体验式教育” 案例增长 40%,越来越多家长意识到,教育需要因材施教,而非千篇一律。 这些家长们的做法证明,教育不是塑造统一的 “标准件”,而是帮助每个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路径。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教育的真谛在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给予正向引导。 当家长放下焦虑与攀比,尊重孩子的独特性,教育才能真正回归本质 —— 让花成花,让树成树,让每个生命都能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文中均使用化名) 创作来源: 闪电新闻,《8岁男孩不愿做作业被罚搬石头 爸爸:强得可怕 连搬三天还认为自己可以》

0 阅读:1633

评论列表

八不戒

八不戒

4
2025-04-23 17:03

😂我也不爱学习不做作业。老子说不念就在家干活吧。我小时候老子布置任务是翻地。老子布置一天的任务我半天就翻完了还顺带做了午饭等他们回来吃饭。心里美滋滋下午可以玩了结果又被加任务摘豆子。老大不乐意了。然后下午老师来了现在想想其实老子也急啊。总不能自己打嘴让我再去。[哭笑不得]

中军

中军

3
2025-04-23 20:12

去练体育吧![滑稽笑]

人道洛阳花似锦

人道洛阳花似锦

1
2025-04-23 20:21

搬砖圣体

猜你喜欢

子焓

子焓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