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防长泄密事件风波未平,美国务院风波又起,美国这届政府要做什么都能被媒体提前知晓。这次一份本该暗地里递给外交官的内部备忘录,却被一家叫《国防一号》的媒体提前贴了出来,纵观全文,内容并不复杂,大致意思是:中国卫星别用,用了要泄密。备忘录原文是,中国卫星在帮着国家收集情报。
备忘录中,美方要求第三方国家全方位禁止中国的卫星服务商,“以防这些带有目的的卫星服务商进入第三国市场。危及国家安全。”这话术是不是听着耳熟?正是当年对华为中兴用的同样的套路。只不过是把当年的5G变成卫星罢了。 还记得2024年,中方和阿根廷签署卫星地面建设协议,美国务院立马跑去吹耳边风,妄称中方在搞所谓的太空渗透吗。这正是当下中美博弈的现状:中方谈基建合作,美方歪曲为输出影响力;中国商品和服务卖的便宜,美方又歪曲为垄断市场。
说回这次泄密,其实不是第一次了,甚至不是这个月以来的第一次。2025年3月,五角大楼召开“对华作战会议”,媒体照片显示马斯克身着军装出席。眼看事情发酵越来越大。几天后,媒体报道了真相,称是总统特朗普亲自喊停了这次简报会,理由是马斯克有太多在华业务。 无独有偶,本月中旬,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又被媒体爆料:他在和家人聊天群里,提前透露了美军即将空袭也门的消息。截至发稿,赫格塞思本人已经被调查组请去“喝茶”了。加上这次这个国务院备忘录泄露事件,算是美政府近30天内的第3起重大泄密事件。 我们再看回备忘录中提到的“限制中国卫星出海”,美方这波操作,和之前在芯片、5G、电动车领域搞的小动作一脉相承。那么,这次为什么不搞电动车和5G,突然盯上中国卫星了呢?因为中国在这个领域,已然赶超上来了。
比如商业遥感这块,长光卫星、千乘探索、航天宏图,分辨率和拍照频率不输Planet、Maxar;再说通信星链,中国的“GW计划”已经开始布星,多个民间团队也开始上马低轨宽带计划。再看导航服务,目前北斗系统早已覆盖全球,和GPS争地盘,甚至连中东、非洲、东欧都在用北斗。 说到底,美国担心的不是它所说的“数据泄露”,而是话语权三个字。以前,全世界用GPS、看美军地图。而当下,中国不仅能自己搞,还能给别人搞,关键是还比你便宜,比你快,比你定位的更为精准。说到底,美方忌惮的还是对中国的庞大产业链。 前不久,美国副总统万斯表示,中国连高精尖也不放过,从设计到制造环节全部拿下,我们搞错了!”
这句话能看出,美国忌惮的,不是中国造得出芯片,而是中国既造得出芯片,也没放弃做小商品的制造和出口。甭管是高端低端,我全都握在手里。而美国,只剩制造业外流的空心化。 什么叫“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不是你产业链搬到越南、印度就能复制的。我们搞了几十年产业教育体系,6000万“做题家”进了工厂、研发、车间,你用两个税收优惠、几个印度工厂根本卷不过来。 因此我们回过头来看这次的泄密。中国的卫星还没飞到美国人头顶。打压中国卫星的文件却从外交官口袋里掉出来了。而美方真正怕的,或许也不是小小的中国卫星出海,而是美式霸权,美国话语权随着中国卫星的升空,而急速坠落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