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高官携首相亲笔信访华求合作之际,石破茂却向“靖国神社”供奉祭品,再次触碰中国历史底线。这种"笑脸递信、背后捅刀"的两面手法,让中日关系改善前景蒙上阴影。 谈到国际关系这盘棋,日本似乎总爱玩“左右横跳”,一边想和中国友好互惠,一边又不忘和美国眉来眼去,在中国的底线上作妖。
最近,日本公明党党首齐藤铁夫计划访华,这消息一出,不少人开始猜测这是否意味着中日关系要迎来春天了。 日本政府显然也感受到了全球经济竞争的寒风阵阵,因为最近美国和中国的贸易战打得不可开交,而日本这个美国老盟友也难逃特朗普魔手,被迫承担起四万亿日元的汽车业损失——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面对这些挑战,齐藤作为一个对中国较为友好的政治人物,决定带着首相石破茂的亲笔信,去中国走一遭,试图缓和两国间紧张的局势。他公开表示,希望与中方进行有利于日本的磋商。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朋友,拉我们一把吧! 可是在他前脚还没出发呢,石破茂就后脚在“靖国神社”闹了出不小的动静,他以“内阁总理大臣”的身份供奉了祭品。
这一举动无异于往中国伤口上撒盐,挑战着中国的底线。要知道,“靖国神社”在中国可是敏感词,它供奉的战犯深深刺痛了历史的记忆。 而石破茂作为日本政府和内阁的代表者,其行为释放出的政治信号非常明确,不仅影响了即将到来的中日交流,还让人感叹日本在处理中日关系时,打的一手“反骨牌”。 众所周知,日本这种在中美之间“左右横跳”的策略,无非是为了最大化国家利益。在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阴影下,日本不得不重新审视,与中方加强经济合作的可能性。 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国是否愿意接纳一个,曾经多次踩过红线的伙伴?尤其是在日本不仅破坏中日关系,还在南海问题上,与菲律宾联合军演的情况下,这种“双面游戏”只会让中国更加谨慎。
日本一边向中国递出橄榄枝,一边又掺沙子的行为,可以说是典型的不诚实外交。更糟糕的是,日本外务省近日发布的所谓“中国社会治安不佳”的安全提醒,再次恶化了此次外交交涉的气氛。这样的炒作不但毫无根据,更被中方视为政治操弄。外交部对此表达了强烈不满,并提出了严正交涉。 毫无疑问,日本若想在国际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不能总是采用两面派的策略。尤其是在政治外交上,态度不明确、行为不一致,只会让潜在的合作伙伴对其产生质疑。中方对此也早已表明立场:若日本希望得到中国的合作,必须拿出绝对的诚意,否则一切免谈。 回顾历史,中日在二战时期的纠葛,一直是不能忘却的痛苦记忆。日本近年来在历史问题上的表现,多次挑战中方的忍耐底线。尽管双方在经济和文化交往上都有不错的成绩,但毫无疑问,历史问题始终是妨碍中日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障碍。
日本需要正视这一历史包袱,而不是继续回避或企图通过其他手段进行淡化。尤其是在当今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急剧变化的背景下,对历史的正确认知和清晰态度,才能为未来的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然而至今为止,日本尚未彻底反省其在战争中犯下的错误。这不仅阻碍了其与周围国家的关系正常化,更是成为国际社会广泛批评的焦点。 某些日本政客对于“靖国神社”的固执,不仅激怒了中国,也让周边国家心生警惕。正因为如此,日本若希望在国际舞台上重新获得信任,那么正视历史,反思过去,将是无法绕开的关键一步。
面对内忧外患,日本政府到底是该继续在中美之间“骑墙”,还是应当选择一种更自主、更具建设性的外交路线,的确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未来几年,这个问题不仅将影响到中日关系的走向,也将决定日本在美国和中国两个世界经济巨头之间的位置。 在一步步走向多极化的国际格局中,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单独生存。尤其是像日本这样具有强大经济力量,但资源匮乏的国家,实现与邻国的和平共处和经济合作,犹如开启未来增长和稳定的钥匙。 总之,日本要想真正走出目前的困境,必须停止在历史问题上的“暧昧不清”,以切实行动改善与邻国的关系。否则,不管是来自美国的压力,还是周边国家的隐忧,日本都将难以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