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贸易战升级之际,印度航空打算接手中国暂停接收的波音飞机订单。美国副总统万斯紧急访印,双方就关税减免达成“重大突破”。但印度市场难以填补中国空缺,波音供应链仍依赖“中国制造”。这场交易背后,是美印各怀心思的地缘经济博弈。
正当中美两国因贸易战剑拔弩张之际,印度航空却瞄准了这一机会,急欲接过中国暂停接收的波音飞机,这一举动令不少业内人士开始揣测:印度真能接住这个“烫手山芋”吗? 根据彭博社报道,印度这家由塔塔集团掌控的航空公司,对波音的兴趣不是空穴来风。据说印度航空目前处于复兴的关键时期,急需新飞机来释放增长潜力。为了获得更理想的交付顺序,印度航空甚至打算主动与波音公司坐下来聊聊。 有趣的是,美国副总统万斯也在这个时候,带着他的印度裔妻子和孩子踏上了印度的土地。 虽然白宫宣称这次访印,主要围绕“共同的经济和地缘政治优先事项”,但在这个微妙的时间点,谁都能看出,美国和印度的关系正被重新精准标定,特别是在如今中美贸易战如火如荼的大背景下。
说到贸易战,特朗普的“乱拳”几乎没有放过任何国家,印度当然也不例外,被加征了26%的关税。不过对于去年印美贸易额突破1180亿美元、贸易顺差超过320亿美元的印度来说,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为了从特朗普那儿获取关税豁免,印度此前就派总理莫迪来到华盛顿攀谈讨价。结果,印度做出了削减一半美国商品关税、额外购买美国产品和武器等承诺,换来的却是特朗普的冷眼旁观,也难怪如今印度紧握波音机会牌,希望在关税谈判中重获主动权。 回过头来看波音,中国一直是其海外市场的重要支持者。然而,由于中美贸易冲突的升级,中国航空公司突然踩下了暂停交付的刹车。 最近,波音两架计划交付给中国的737 MAX飞机不得不掉头返回美国,这标志着波音面临严重的销售困境。
众所周知,波音飞机的庞大零部件体系,涉及全球成千上万的供应商,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整个飞机交付进程都会戛然而止。此时此刻,印度的“助攻”或许能让波音松一口气,但这只是权宜之计,而非长久之计。 美国专家指出,美印关系虽是盟友,但并不如中印那么复杂多变。在地缘战略上,美方希望通过强化与印度的贸易合作,抵消中国对美关税反制的影响。 不少人猜测,印度愿意接盘波音飞机的举动背后,或许有经过精心计算的战略考量。解了特朗普燃眉之急的同时,又能为自己争取到一线喘息之机。 能够佐证上述观点的,是在万斯和莫迪结束秘密会晤后,白宫迅速表示双方谈判取得了“重大突破”。不仅谈到了国防、技术还有能源合作,连地区和全球安全问题都被放到桌面上解决。
美国甚至同意降低对印度的关税,这样的好消息显然令新德里喜出望外。然而,让我们冷静一下,印度航空纵使“接盘”欲望满满,但要取代中国庞大的市场,恐怕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确实,中国是波音的“大主顾”,未交付的订单中,中国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尽管近年来中国市场份额有所滑坡,但未来20年,中国将占全球飞机需求的20%,这样的数字不容小觑。 更何况,波音的零部件中有大量都是在中国制造的,把印度视作“中国版波音市场”的替代,只会让这个问题显得更加错综复杂。这种推测无疑既高估了印度的胃口,也低估了波音在亚洲的布局。
与此同时,万斯访印当天,中国商务部发声警告,坚决反对任何国家牺牲中国利益,与美国达成所谓关税协议,中方对此将反制到底。这番言论如同一记重锤,敲击着那些试图在中美之外插上一脚的国家。 总而言之,在全球贸易棋局中,印度的每一步都需要精确计算,否则极可能陷入自食其果的困境。当前形势下,印度努力寻求与美方达成共识,或许是一剂短期镇痛药,但同时也要提防成为中美博弈中的牺牲品。 放眼未来,印度如何在这场复杂的国际贸易游戏中稳住自己的位置,这才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