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国两位部长直奔中国,耽搁两年的大事步入正轨,在中国开启了一段史无前例的关系! 日前,中国的海上邻国印尼派遣外长和防长抵达北京,中印尼“2+2”对话机制的首次部长级会议,在北京如期上演,标志着中印尼“2+2”机制步入常态化。而这也是中国首次设立“2+2”机制,印尼成功获得了这份殊荣,与中国开启史无前例的关系。会议由王毅外长与印尼外长苏吉奥诺,以及董军防长与印尼防长沙夫里共同主持,在媒体的见证下,中印尼达成一系列合作共识。 中印尼“2+2”机制首次部长级会议 面对美国发起的全球关税战,中国与印尼选择携手捍卫多边贸易体系,力求维护世界贸易体系与国际公平正义。王毅在会谈中强调,面对经济全球化的逆流,中印尼要团结开放,共同维护自由贸易,并致力于双向贸易投资便利化,保障双方在对方国家的投资和人员权益。 在此之前,中方高层出访了越南、马来西亚和柬埔寨,在美方挥舞关税大棒的之时,为东南亚国家插上一根“定海神针”,而中印尼“2+2”机制的建立初衷也是一样,足见中国对于东南亚国家的重视,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也有能力也有意愿帮助东盟维护地区和平与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中印尼“2+2”机制最早在2023年提出。彼时,时任印尼总统佐科便与中方敲定了初步框架。之后,印尼国内经历了政权交替和高官会晤等过渡期,如今时隔两年,这一机制才终于步入稳定运作。 中印尼四位部长齐聚一堂 此次“2+2”对话中,两国防长还商讨了涉及联合军演、武器系统的合作,以及国防工业对接等具体领域,预示着中印尼将迎来更紧密的军事合作蓝图。 今年是中印尼建交75周年,75年来中印尼凭借深厚的友谊,在基础设施、科技发展以及绿色产业等众多领域都硕果累累。今年两国合作的不断深化,无疑在全球南方合作谱系中增添了浓重的一笔,也成为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范例。 有网友可能会问,东盟国家众多,为何中国选择率先与印尼建立“2+2”机制呢?显然,中方的选择并不是偶然,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战略考量。 作为东盟最大的经济体和东南亚唯一的G20成员国,印尼不仅是区域内的重要力量,也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去年印尼GDP达到1.4万亿美元,占到了整个东盟的近4成,这无疑为中印尼合作提供了扎实的经济基础。 印尼总统普拉博沃去年访华签署多项合作协议 中国选择与印尼深化“2+2”对话,可谓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明智之举。这意味着两国除了经贸之外,也在政治和安全领域达成了更高水平的共识,通过高层联动机制,中印尼可以更精准地对接政策,减少战略误判,强化安全共识。 在南海争端上,印尼虽然不是声索国,但其海域划界问题仍是一个潜在的摩擦点。通过签署诸如海上合作谅解备忘录等协议,中印尼为减少分歧做出了积极努力,这也为协商解决领土争端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范例。 从更广义的角度来看,中印尼“2+2”机制将帮助中国在东南亚扩大影响力,与菲律宾在防务上受制于美国不同,印尼的“自由积极”外交政策有着更大的灵活性,使得印尼能够在中美之间采取相对中立的立场,这为中国在区域内推进合作、增强自身战略纵深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中国促使印尼处理排华事件震惊!印尼排华事件,华人同胞的遭
【1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