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国家恐怕都不得不在中美之间选边站了!4月22日,美国突然宣布将对4个东南亚国家,柬埔寨、越南、泰国和马来西亚的太阳能产品征收新关税,而拒不配合的柬埔寨将面临超过3500%的新关税。很显然,美国的这一动作,这不是偶然为之,而是蓄意打击报复的结果。 美国这次对东南亚四国的太阳能产品加征关税,明摆着是要把全球各国往选边站的火坑里推,这种吃相难看的操作,本质上就是冷战思维在21世纪的拙劣复刻,稍微动点脑子就能看明白,美国这招看似凶狠,实则是黔驴技穷的表现,背后藏着三个不可告人的目的。 第一个目的,就是要掐断中国光伏产业的迂回出口,中国掌握着全球80%以上的光伏核心技术和产能,美国从2018年就开始用关税大棒打压,但中国企业愣是在东南亚建起了中国技术+东盟制造的新模式。 去年美国80%的太阳能设备都来自这四个国家,这相当于中国借道东南亚继续主导美国市场,现在美国突然翻脸不认人,就是要把这条供应链彻底掐断,让中国光伏产品进不了美国市场。 可问题是,美国本土根本没有足够的产能填补这个缺口,今年计划新增的54吉瓦太阳能项目,大概率要因为组件短缺而泡汤,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做法,只能说明美国已经慌不择路了。 第二个目的,是想通过经济胁迫逼迫东南亚国家站队,柬埔寨被征收3521%的关税,这相当于把产品价格直接翻了35倍,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在这种税率下生存。 美国这么做,就是要杀鸡儆猴,告诉其他国家:谁要是跟中国走得太近,这就是下场,但美国显然低估了东南亚国家的生存智慧。这些国家早就学会了在大国之间玩平衡术,就像越南,一边跟美国谈关税豁免,一边跟中国签了45份合作协议,把铁路、芯片这些关键领域都绑在中国的战车上。 更绝的是RCEP协定,95%的税目都实现了零关税,就算美国加征关税,东南亚国家也能通过区域内的贸易转移来化解压力。 第三个目的,是想重塑全球供应链秩序,美国搞了个《通胀削减法案》,拿出巨额补贴吸引企业回流,但效果并不理想,现在又想用关税倒逼东南亚国家切断与中国的产业链联系,建立一个排除中国的小圈子。 可这种逆全球化的做法,违背了市场规律,中国与东南亚的产业链已经深度绑定,越南60%的电子零部件都依赖中国供应,马来西亚的硅片产能有70%来自中国投资。 就算美国强行把这些产能转移到墨西哥、印度,也会因为成本飙升和技术缺失而陷入困境。 不过美国这招也不是没有效果,至少让全世界看清了它的真面目,王毅外长说得好,美国现在是在对全世界滥施关税,这种单边主义行为已经引起公愤,就连欧盟都看不下去了,最近联合印度、巴西向WTO起诉美国的301条款。 更讽刺的是,美国国内的太阳能产业也开始反对这项政策,因为关税导致组件价格暴涨,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市场竞争力。这种四面树敌的做法,只会让美国在国际社会越来越孤立。 对中国来说,这反而是个机会,我们已经通过一带一路在东南亚打下了坚实基础,中老铁路通车后,老挝对华出口激增127%,泰国、马来西亚的货物可以通过这条铁路直达中国市场。 柬埔寨德崇扶南运河项目,更是让柬埔寨摆脱了对越南港口的依赖,这些基建项目不仅提升了东南亚国家的经济自主性,也让他们更有底气拒绝美国的胁迫。 说到底,美国的这套把戏已经过时了,在全球化的今天,任何试图割裂产业链的做法都是螳臂当车,中国用实际行动证明,合作共赢才是正道。 就像王毅外长说的,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已经达成共识,坚决不向强权低头,美国要是继续执迷不悟,最终只会把自己逼进死胡同。
美媒站中国,赌中国能打赢经济战,并解释为什么美国会输,说到点子上了美国《大西洋
【2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