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夏天,彭德怀元帅和一位大将合影,这是别人抓拍的照片,很经典。 1959年夏天,庐山会议正开得热火朝天,彭德怀和黄克诚这对老战友难得碰头。那时候全国在大跃进,热火朝天的同时问题也冒出来了。彭德怀看不下去,写了封信直戳痛处,黄克诚也站在他这边支持。这期间,有人路过,随手按下快门,拍下了这张照片。照片里两人站一块儿,笑得挺自然,谁也没想到这会成为他们最后一次这么轻松的合影。之后会议翻了天,俩人都被批“右倾”,人生轨迹也彻底变了样。这张照片咋就这么巧被拍到?它到底为啥经典?咱们得从头说起,把这俩人的故事捋一捋。 彭德怀这人,1898年出生在湖南湘潭,家里穷得叮当响,小时候就得下地干活。长大了看到社会不公平,心里憋着一股火,干脆投了军。从小兵干起,一步步打拼,1928年加入共产党,带着部队在平江搞起义,建了红五军。从那以后,他算是彻底上了革命这条船。土地革命时,他当红三军团长,打仗冲在前头,好几次把敌人打得找不着北。长征路上,他带着队伍翻雪山过草地,硬是熬到陕北。抗日战争,他当八路军副总司令,搞了个百团大战,让日军吃尽苦头。解放战争,他带着西北野战军,在陕北转战,青化砭、羊马河这些胜仗都跟他脱不了干系。后来抗美援朝,他当志愿军司令员,带着部队跟美国硬碰硬,保住了家门口。1955年,他被封为元帅,成了新中国十大开国元帅之一。这一路走来,他是个硬骨头,敢打敢拼,从不含糊。 黄克诚呢,1902年出生在湖南永兴,也是农家出身。1925年入党,1928年跟着朱德、陈毅上了井冈山,开始干革命。1930年,他在红五军当政委,打修水县城时戴着眼镜冲在最前头,第一个爬上城墙,胆子不是一般的大。长征时,他提出少冒险多保存实力,挺有想法。抗日战争,他当115师344旅政委,跟日军干仗。解放战争后,1949年他接管天津,一周搞定,中央直夸他能干。1952年当了副总参谋长,1954年升到国防部第一副部长,还管着军委秘书长的活儿,1958年又当上总参谋长。这家伙在军队高层混得风生水起,能力强得很。 彭德怀跟黄克诚的交情,得从1930年修水那仗说起。那时候红五军围着修水县城打,敌军守得死死的。黄克诚主动请战,带着队伍冲锋,子弹飞来飞去他都不带怕的,第一个上了城墙。仗打完,彭德怀拍着他的肩膀,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夸了他几句。从那以后,两人关系就铁了。1931年肃反闹得乱七八糟,黄克诚差点被冤死,彭德怀硬是赶过去救了他一命。这事黄克诚记心里,彭德怀却从没拿出来说过。后来黄克诚在彭德怀手下干过秘书、政委啥的,俩人虽然有上下级关系,但更像兄弟,打仗一块儿扛,难关一块儿过。这份情谊,三十年没变过。 到了1959年,庐山会议把他们又聚到一块儿。那时候大跃进搞得热火朝天,可问题也不少。彭德怀憋不住,写了封信给中央,说了不少实话,比如浮夸风、瞎指挥啥的。黄克诚一看,也觉得不能这么下去,站出来支持他。俩人住在一栋房子里,白天开会争得脸红脖子粗,晚上散步聊聊过去,反倒挺轻松。就在这时候,有人抓拍了那张照片。照片里阳光挺好,风也不大,俩人站一块儿笑着,像没事人似的。可谁能想到,这会议一结束,他们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庐山会议后,风向变了。彭德怀的信被拿出来大做文章,他跟黄克诚都被扣上“右倾”的帽子。彭德怀丢了国防部长的位子,被调离北京,之后一直被盯着,日子过得挺孤单。黄克诚也没好到哪去,总参谋长的职务没了,被发配到山西一家农机公司,干些边边角角的活儿。彭德怀后来身体越来越差,1974年11月29日走了,76岁。黄克诚在山西熬了几年,1975年回北京,1978年又开始工作,忙到1986年12月28日去世,84岁。俩人后半辈子都不容易,可那张照片却把他们最好的一面留了下来。
彭总本来确是想杀人立威的,毕竟四野横扫南中国以后,多少有点骄兵悍将的的意思,如果
【19评论】【6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