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厕不是工作岗位?!2023年,上海一外卖小哥深夜在公厕猝死,生前买了60万的众

文晓小书生 2025-04-24 01:20:10

公厕不是工作岗位?!2023年,上海一外卖小哥深夜在公厕猝死,生前买了60万的众包意外险,去理赔的时候保险公司认为,其非工作时间也非工作岗位,且没有经抢救就送回老家途中身亡,所以拒绝了其生前所投保的保险赔偿。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说到“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这个定义就变得极其模糊。外卖员的工作,是通过手机接单,完成任务并送达。   没有严格的上下班制度,甚至没有明确的休息时间。在这种状态下,所谓的“工作时间”显然与常规的朝九晚五、固定场所的工作方式是不同的。   那么,外卖员何时是在工作?何时又是在休息?如果他在送餐途中,因为疲劳或突发状况出现问题,难道也不该算作“工作时间”?   保险公司看似站在条款的角度,但这实际上暴露了外卖员这一职业所面临的种种不公与隐患:他们的工作是24小时随时待命,且工作环境极其恶劣,但却往往无法享受到和传统工作岗位相同的保障。   小徐的家属并没有就此放弃,他们坚持维权,通过法律途径要求保险公司履行理赔义务。   经过漫长的诉讼,最终法院判决保险公司赔偿50万元,虽然金额远未达到60万元的原投保金额,但这至少为小徐的家属带来了一点安慰。   法院的判决并没有结束这场争论,而是更深层地引发了社会对外卖员权益保障的讨论。外卖员这一职业群体的特殊性与高风险,最终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大家开始意识到,外卖员在为社会提供便利的同时,往往承受着巨大的身体和心理压力,但他们的保障和权益却远远无法与他们的付出相匹配。   说到外卖员,我们就会想到那些穿梭在大街小巷的身影,他们大多数时间在风雨中奔波,骑着电动车,一单接一单,时刻与时间赛跑。   他们的工作强度大,生活不规律,安全隐患多。除了车祸、交通事故,像小徐这样因为脑出血猝死的情况,也并非个案。   2019年,就曾有一位外卖员在送餐途中因为身体疲劳出现严重的脑梗,而导致中风猝死。   每年全国范围内的外卖员死亡人数,虽然没有官方统计数据,但根据一些行业报告与民间调查,可以看出,这个群体的健康风险比普通行业要高得多。   但在这些问题背后,却常常是对外卖员的漠视与忽视。虽然外卖行业蓬勃发展,带动了大量就业,但对于这些“城市的快递员”,保障措施却往往不尽如人意。   很多外卖员没有社保、没有工作保险,即使购买了商业保险,往往也面临着理赔难、赔偿少的窘境。   信息来源:光明网

0 阅读:0
文晓小书生

文晓小书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