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能是美国最后的挣扎了,如果这次失败,美国估计连再发动一次反击的力气都没了。在全球自由贸易的规则下,美国制造业流失,贸易逆差像个无底洞,已经走投无路的老美只能祭出关税这张牌。问题是,这真能让美国重振雄风,还是只是抓了根救命稻草,回头发现是根空心的? 美国现在急着用关税 “救场”,本质上是想用止痛药掩盖癌症晚期的症状。就像铁锈地带那些锈迹斑斑的工厂,关着门的厂房和失业的工人不会因为关税重新运转起来,反而可能被这剂猛药呛得更喘不过气。 先看看美国制造业流失的根子在哪。过去几十年,资本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把生产线搬到劳动力便宜的国家,美国本土只留高附加值的研发和金融。 这种 “去工业化” 不是一两天形成的,而是全球产业链分工的结果。现在突然想用关税强行逆转,就像让一个常年坐轮椅的人立刻跑马拉松 —— 身体根本跟不上。 比如美国汽车业,70% 的零部件依赖进口,加征关税后,底特律的工厂反而因为成本飙升不得不减产,工人该失业还是失业。 密歇根州的汽车城,曾经的繁荣景象变成了废弃的厂房和长满野草的街道,这不是关税能解决的。 再说说铁锈地带的社会问题。那些被制造业抛弃的城市,年轻人找不到工作只能离开,留下的老人守着空荡荡的社区。 俄亥俄州的扬斯敦,曾经是钢铁重镇,现在市中心连个像样的超市都没有。关税政策下,这些地方不但没等来工厂回流,反而因为物价上涨更难熬了。 超市里的日用品价格涨了 20%,退休老人的养老金根本不够花。这种情况下,社会矛盾只会越来越尖锐,去年铁锈地带的犯罪率已经比十年前翻了一番。 美国政府总说关税能保护就业,可现实是,关税反而让更多人丢了饭碗。彼得森研究所的数据显示,每保护一个制造业岗位,美国消费者要多花 10 万美元。 更讽刺的是,那些被保护的产业根本不领情。比如钢铁行业,加征关税后利润确实涨了,但他们把钱都用来买股票分红,而不是扩大生产。宾夕法尼亚州的钢铁厂还是用着老掉牙的设备,根本不招人。 关税对铁锈地带的反噬已经很明显了。密歇根州的农民本来指望关税能让他们的大豆卖个好价钱,结果中国转头买巴西大豆,美国大豆价格暴跌,农民只能把豆子烂在地里。 爱荷华州的养猪户更惨,中国加征关税后,他们的猪肉卖不出去,只能以成本价的一半卖给本地超市。这些农民的土地被银行收走,家庭农场一个接一个倒闭。 美国想靠关税重建制造业,就像在沙漠里种水稻。制造业回流需要完整的产业链、熟练的工人和稳定的供应链,这些美国都不具备。 墨西哥的汽车零部件厂比美国便宜 40%,越南的纺织工人工资只有美国的 1/5,就算加征关税,企业还是会想办法绕过。 就像特斯拉,本来打算在得州建厂,结果发现电池原材料还是得从中国进口,关税反而让成本更高了。 更要命的是,关税政策正在摧毁美国的国际信誉。盟友们开始质疑美国的领导力,欧洲车企联合起来告美国违反 WTO 规则,东南亚国家也在商量怎么反制。 这种情况下,美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只会越来越孤立。中国则趁机扩大 “一带一路” 朋友圈,去年和东盟的贸易额增长了 25%,美国的关税大棒反而成了中国开拓市场的助攻。 铁锈地带的困境,本质是美国经济结构病入膏肓的缩影。关税政策就像给病人打激素,短期内可能有点效果,但长期只会让病情恶化。 真正要解决问题,得从根子上调整产业结构,投资教育和基础设施,可这些都需要时间和钱,美国政府显然没这个耐心。
“没有中国站出来,全世界都得给美国跪下!”4月22日,马来西亚学者当众发言,表示
【4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