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在临床中的应用经验总结(二) 1.小柴胡汤主要是针对由表传到半表半里的病

橙子唠嗑 2025-04-24 13:50:53

经方在临床中的应用经验总结(二) 1. 小柴胡汤主要是针对由表传到半表半里的病症。如果病情比较严重,情况可能会进一步向里发展。不过,不管是在表象还是半表半里,若调理得当,病情都是能逐渐好转的。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就能马上痊愈,特别是在真正的伤寒病中,病情依然可能向里传。服用小柴胡汤后,如果各种症状缓解,但出现口渴,那就说明胃里有热,这样就转变成阳明病了。在临床上,这时候常常会见到小柴胡汤加石膏的情况,口渴的症状明显,同时柴胡的症状还在,就可以直接用小柴胡汤加石膏来处理。 小柴胡汤的功能挺多,有疏肝的功效,还能缓解便秘。它不仅是个解热药,还有助于健胃安中(这是因为有用人参)。柴胡在这里是用得比较多的,因为它具有疏泄的作用,能帮忙通顺大便。《本经》就提到推陈致新,所以如果胸胁感到满胀,大便又不通,和小柴胡汤就有关系。这能让上焦畅通,津液下流,胃气和谐。临床上有些感冒持续不愈的人,食欲不振,发热,这其实是表里不一,表现出半表半里的症状,还有柴胡的影子。在这种情况下,若出现头部出汗、轻微恶寒手脚冰冷,就容易被误认为是阳虚。然而下部又出现大便干燥,所以要全面分析问题。这时可以考虑小柴胡汤,也可以加点大黄,或者少量搭配胃承气汤,目的就是得屎而解。 阳明病一旦出现潮热,大便微微有点硬,这时候可以用大承气汤。如果大便不硬,那就别用大承气汤了。如果几天没排便,想搞清楚大便到底硬不硬,可以试试小承气汤。如果是大承气汤的症状,大便应该已经硬了,用小承气汤也下不来,不过这对人体也没啥害处,通常只是放屁而已,那就可以考虑用大承气汤;如果没有放屁,大便反而顺利下来了,开始可能是干的,之后变稀,这种情况用小承气汤是合适的。如果一开始就用大承气汤,那么大便会先干后稀,这说明内在的问题,必胀满不能食也,如果攻击过于强烈,虚弱了胃气,反而引起虚胀满的感觉,导致没有食欲。 急性痢疾如果伴有发热和恶寒,建议用葛根汤。如果痢疾有发热出汗,并且感觉到恶风或者恶寒,但脉搏又缓弱,那就选择桂枝汤。痢疾如果属于表证,实痢的话可以用葛根汤来发汗;如果是虚痢,就适合用桂枝汤来解肌。如果急性痢疾伴随热症或恶心呕吐,可以考虑使用大柴胡汤(包含大黄、柴胡、枳实、黄芩、白芍、半夏、生姜、大枣),另外如果出现口舌干燥,还可以在大柴胡汤中添加石膏。 三黄泻心汤主要由大黄、黄连和黄芩组成,泡水的时候注意时间不要太长,稍微泡一下就好。等泡完了之后,把大黄拿出来留着下次再用。这个方子不仅能治疗心下痞,还能解决衄血和吐血的问题,尤其是对衄血效果特别好,对小儿的衄血也很管用。 桂枝汤加上附子,对关节炎真是挺有效的。说到附子,它有个特殊反应,如果一次用量太大,就会出现眩晕、恶心的感觉,跟喝醉酒似的,那就是超量了。因此,刚开始用附子的时候量不能太多,可以慢慢加,其实用到七两一般没事。要是疼得很厉害,可以多加桂枝,四两的量也可以,特别适合风湿、类风湿和骨刺的问题。尤其是骨质增生造成的神经压迫,疼痛不是整体的,通常是哪个地方受压就哪儿疼得厉害,这时候可以加点大黄,但也别超过10克。骨刺的话,就用桂枝汤加附子再加上大黄。 说到附子,单单用来回阳治阳虚其实有点片面。它其实是能增强各种机能的药,尤其是身体某个地方功能衰退,附子就能派上用场。比如说,小便失禁、心脏衰竭之类的情况,都能用到附子。单一谈附子的作用可不够全面,因为很多功能下降的现象也跟阴证有关。当出汗过多时,皮肤没有正常的收摄能力,导致虚弱得厉害,这时候用附子就能提振这些机能。由此可以说,附子泻心汤不仅是泻心汤,它也反映了阴虚的症状。 8. 旋覆代赭汤(旋覆花、人参、代赭石、生姜、半夏、炙草、大枣)主要是用来缓解嗳气、便秘的问题,尤其对打嗝让人难受的情况效果不错。这方子有助于治疗噎嗝,比如说胃食道发炎、打嗝之类的症状。如果还有胃反酸和胃痛,也能用它。如果胃酸太多,还可以加点乌贼骨或煅瓦楞来调理。

0 阅读:0
橙子唠嗑

橙子唠嗑

娱乐说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