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说说《好好的》。
昨晚看完片回来睡得很好,好久没有看一个片结局的时候胸腔发热了,我昨天说“再次确认女性创作者才是当下现实主义题材国产片的中流砥柱,如此真诚的片子,眼泪都是热的,哭得好幸福”,没有一句是夸张的。
路上跟友人说,女性创作者,相较来说更加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生活,对现实的观察并非口号式悬浮跳跃,讲女性互助,不是互相以大道理大主义洗礼一遍,不是互相背诵上野千鹤子名作名句,也不会跨性别以更别扭的方式获得既得利益者们高贵的俯瞰的怜悯。她们哪怕描述苦,也不是歇斯底里的苦难叙事,而是在任何环境下找到生活的可能性,这个区别,没有在长期的结构性不公里、经历漫长压迫史的群体,大概是不能细腻体会,而女性身上只要比昨天更好就足以笑出来的坚韧,和只要勤劳勇敢、相信自己就可创造万物生的力量,正是在此般艰难的历史动向中应运而生。
《好好的》尤胜在真诚。讲两代女性,且是身份的位差、社会阶层的差距、知识和认知水平的悬殊、性格处事方式迥异之下,如何从不协调走向真挚紧密而最终彼此帮助救赎,这里面的所有冲突与融合,都十分诚实地摆在眼前,却能细微地在两人对彼此的观察中,埋下诸多细线。这是女性天然具备的视角,因为大家尽管生活各不相同,都要经历许多相似的困境,所以细线越织越密,两个人之间流淌出的情感,也迸发出它自有的坚实生机。看完片我坚定地相信这里面的故事一定源于真实生活(映后导演也证明了这一点),因为这两个“她”身上,代表了千千万万个女性,“她们”就在身边。
由于影片还没有正式上映,未来可以展开聊人物和剧情细节。现在我更想说的是现实主义题材创作的本身,我们过去看到的很多的作品,只有恨和发泄,只有不公和无望,只有莫名的伤感堕落和不知所谓地落荒而逃,只有喊着口号热血青春或是喊着口号要一个自我感动和精神升华,那当然打动不了太多人。然后更多人喊着求新求变,好像电影是因为“不够新”所以吸引不了人……但我觉得不是的,现实题材的电影要好看,首先是真诚啊!!!想获得“真诚”这个要素,是没有任何作弊的方式的,也没有技巧上的捷径,而作品是否真诚,哪个部分看得到创作者的真诚,观众是能感知得到的。
《好好的》最后一幕,我甚至觉得会是今年的年度经典镜头,光回想到眼睛都会尿尿的程度。大家总说抓共情抓观众,但其实共情点的拿捏并没有万能公式,而是真实地生活着并感受普通生活的面貌,无论女性还是男性,无论老人还是孩子,只要不是“虚活”,那万事万物总能在身上留下痕迹,讲普通人的故事,那创作者首先是个懂得真诚记录的普通人,先以平视的视角把所见所闻所感放到创作本上,最怕的是活在云端和虚空,误把自己预制的情绪药品当感性的共振“卖”上银幕。
最后要说,我觉得今年马丽会有新的爆发,她新阶段的旅途开始了,她一定也能带动更多女性创作者发光。
北京国际电影节 |春日荐片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