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怎么能这么聪明!”4月19日,河南,一农民种了200亩大蒜,因为招工人抽蒜薹

清风徐来楼 2025-04-24 16:06:45

“人怎么能这么聪明!”4月19日,河南,一农民种了200亩大蒜,因为招工人抽蒜薹不划算,于是灵机一动,告诉周围的村民都可以来免费抽蒜薹,结果只用了一天时间,就把蒜薹抽的差不多了,这样一来大蒜就长势喜人,网友:只有干过的才知道有多累! 四月的中原大地,蒜薹进入采收关键期。河南开封农民张建国站在自家200亩蒜田边,看着抽薹期已至却无人问津的蒜薹,内心满是焦虑。 农科站专家的警告言犹在耳:“蒜薹必须在5月1日前全部抽完,否则大蒜就会像被掐住脖子的娃娃。”可200亩地意味着至少需要50个工人干半个月,按每天200元的工钱算,总费用要超过10万元。而蒜薹市场收购价仅0.5元/斤,收入根本覆盖不了成本。 这位种了20多年地的老把式算了笔账:每亩蒜薹产量约600斤,按市场价总收入仅6万元,扣除雇工成本后净亏损4万元。更严峻的是,若错过抽薹窗口期,蒜头减产将导致每亩损失3000元,200亩地总损失超180万元。 4月18日晚,村头大喇叭突然响起:“张建国的蒜田明天免费开放!抽多少拿多少!”这一消息通过微信群、抖音迅速传播,次日清晨五点,张建国推开窗户,差点被眼前的景象惊掉下巴——自家蒜田周围已经排起百米长龙,连隔壁村的老会计都拎着编织袋在队伍里。 60岁的王大爷扛着铁锹,30岁的李大姐挎着竹篮,甚至放学的小学生都抱着塑料袋加入这场“蒜薹争夺战”。无人机航拍显示,高峰期田里同时有1037人在劳作,平均每分钟产出286斤蒜薹。村民们的收益远超预期:每人日均收获50-100斤蒜薹,按市场价4-6元/斤计算,相当于日赚200-600元。部分村民将蒜薹加工成腌制品,或通过短视频平台直播销售,形成“田间采摘-家庭加工-线上销售”的微型产业链。 这场看似简单的“免费抽薹”背后,隐藏着对农业生产要素的精准重构。农经专家算了一笔账:按市场价,200亩蒜薹总价值约21.6万元,但作为“农业废弃物”免费发放后,反而节省9.6万元人工费,净收益相当于增收31.2%。 更直观的是,蒜田里的抽薹工作仅用一天就基本完成,蒜头得以摆脱养分争夺,在后续生长中秆壮叶茂,预计亩产可达3500斤以上,较往年增产近两成。 免费抽薹活动也在乡村引发涟漪效应。周边农户纷纷效仿,有的在田边支起遮阳棚为采薹者提供免费茶水,有的跟着学起了短视频直播。张建国的蒜田成了临时“课堂”,不少村民现场讨教经验,甚至有农业合作社派人来洽谈规模化合作。 而对于这场突如其来的“人力狂欢”,张建国感慨地说:“都说种地靠力气,没想到动动脑筋,地里能长出‘巧办法’。” 如今,这片曾让张建国夜不能寐的蒜田,已是一片丰收在望的翠绿。蒜薹采收后的蒜头长势喜人,而那场千人抢收的热闹场景,也成了村民手机相册里的热门话题。 在传统农业面临成本压力的当下,这位农民用一场“免费盛宴”,不仅解了燃眉之急,更让人们看到:土地里不仅能长出庄稼,还能长出应对挑战的智慧。

0 阅读:232

评论列表

天蓝

天蓝

1
2025-04-24 23:33

会做生意,但不懂人性。到收获时就知道了

清风徐来楼

清风徐来楼

感谢各位的关注与支持,期待与您共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