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监狱工作了30年的老狱警揭秘:执行死刑一般都是在上午,越早越好,这并不是为了让

情感安抚使 2025-04-24 19:12:38

在监狱工作了30年的老狱警揭秘:执行死刑一般都是在上午,越早越好,这并不是为了让犯人早点死,而是出于一种人道主义考虑…… 在一些历史剧中,经常会听到在宣读圣旨的时候,太监尖着嗓子宣读:“午时三刻,问斩!”然后犯人一副绝望的表情,那个时候就在好奇:午时三刻究竟是几点?为什么非要午时三刻问斩呢?是有什么说法吗? 其实啊,午时三刻就是上午十一点四十五分左右,古代比较迷信,信奉鬼神,在他们看来,午时三刻阳气正盛,那些小鬼不敢靠近,尤其是一些罪大恶极的犯人,在午时三刻出站可以很有效的压制他们。 不过这也是古人的迷信罢了,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信奉科学,可即便如此,监狱里在处决犯人的时候,依旧选择上午,这又有什么说法呢?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逐渐实行人道主义,即便是面对死刑犯,也是在他的心理或者生理给予最大的帮助,就比如在执行死刑前,担任有权利决定见不见家人,这样可以安抚犯人的情绪。 不仅如此,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命令前,通常是不会告知死刑犯的,一般都是在七天内执行就好了,不过最常见的还是当天处决,这样不给犯人反应的时间。 死刑犯用极短的时间接受自己即将死亡的结果,总比慢慢等待死亡要人性的多,再说了,法院的警察也不会去告知死刑犯的具体行刑时间,而是在执行死刑前为其准备丰盛的饭菜,换洗干净,再将人带走,之后再也没有回来的机会。 所以说,之所以在上午行刑,也是为了不给死刑犯反应的时间,毕竟如果提前告知了,很难保证他们不会做出什么应激的行为,不过还有一个原因,也是处于死刑犯的心理考虑。 一般人们早上的时候,身心最放松,也是一天中最舒服的时刻,得到了一整晚的休息,看到清晨的太阳时,人们的心情也会因此放松下来,这个时候,即便是死亡,也会很坦然的接受,而不是大吵大闹,而下午的气压较低,人们容易生出负面情绪。 可如果是等到下午,或者提前一天告知的话,等待的折磨会摧残死刑犯的身心,随着时间的流失,死刑犯的心情也会逐渐焦躁不安起来,这时候如果再去行刑,那这些死刑犯就容易做出一些偏激的事情。 不仅如此,还有前面提到的人道主义,放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进来时,死刑犯洗漱之后,换上新的衣服,再看一眼这人世间,看一眼朝生的太阳,最后坦然接受死亡,如果是在下午的话,这些死刑犯难免不会多想,产生消极的情绪。 这是对死刑犯生命的尊重,也预示着死刑犯即将迎来新生,希望他们下辈子向阳而生,不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现如今的监狱大多都会实行“药物注射”,这样可以减轻死刑犯的痛苦,也能让他们以最体面的方式,用生命完成赎罪。

0 阅读:169
情感安抚使

情感安抚使

情感安抚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