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浙江杭州,一女子在丈夫患病住院期间与别人发生关系,几个月后,丈夫去世

九分学堂 2025-04-24 20:45:04

2023年,浙江杭州,一女子在丈夫患病住院期间与别人发生关系,几个月后,丈夫去世,女子到银行转移财产发现,丈夫早已将名下1000多万财产留给了亲弟弟,并写下遗嘱。而女子却以遗嘱无效为由,将其弟弟告上法院,并要求平分遗产。  

夜色深沉,杭州城郊的医院里,急救车的红蓝灯光刺破黑暗。120救护车呼啸而至,担架上躺着一个脸色苍白的男人,嘴角挂着血迹,双手紧握床单,像是抓住了生命的最后一根稻草。急诊室外,护士急促的脚步声和仪器滴答声交织,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的味道。

几个小时后,医生推门而出,摘下口罩,轻轻摇了摇头。 这个男人叫王天,40岁,杭州一家公司的销售经理,家财千万。然而,他没能等到天亮。那晚,他的妻子李颖不在医院,而是在城里某家酒店,匆匆穿上衣服,接到电话后赶到医院时,只看到小叔子王秋冷冷的目光和一纸遗嘱——王天将全部遗产留给了弟弟,而不是她。

这张薄薄的纸,点燃了一场席卷家庭的争斗,也揭开了一段隐秘的往事。

王天的生活,像是杭州西湖边那些波光粼粼的倒影,表面光鲜,底下却暗流涌动。十年前,他还是个普通的公司职员,每天骑着电动车穿梭在城南的写字楼间,衬衫上总带着点汗渍。遇见李颖时,他被她清秀的笑容吸引,追了她整整两年。

2016年,两人在西湖边的一场烟花下领证,许下白头偕老的誓言。那时的王天,最大的梦想是给李颖一个安稳的家。 婚后,李颖怀孕,辞去文员工作,安心在家养胎。王天则像一头不知疲倦的牛,起早贪黑跑业务。

然而,成功的代价悄然降临。王天的努力换来了职位晋升和银行卡里不断上涨的数字。从小职员到销售经理,他只用了三年。客户饭局、酒桌应酬成了常态,家里的饭菜渐渐凉透,李颖的笑脸也少了温度。孩子出生后,她的生活被奶瓶和尿布填满,偶尔抬头,发现丈夫的背影越来越远。

一次深夜,王天醉醺醺地回家,鞋都没脱就倒在沙发上。李颖皱着眉收拾他的外套,闻到一股浓烈的酒味和陌生的香水味。她想问,却被王天的鼾声打断。那一刻,她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孤独,像被困在西湖深处的一叶孤舟。

孤独的种子一旦埋下,便悄然生根。李颖开始在网上寻找慰藉。一个ID叫“夜风”的网友闯入她的世界,总是恰到好处地问她:“今天过得怎么样?”“孩子睡了吗?”简单的话语,像冬夜里的一盏暖灯,让李颖忘了丈夫的冷漠。她从没想过见面,直到王天的病情打破了这一切。

2023年初,王天在一次酒局后突发胃痛,送医后确诊胃癌晚期。病房里,他躺在床上,瘦得像一张纸,眼神却依然倔强。李颖辞去所有社交,日夜守在医院,煎药、擦身、记录医嘱,像在赎罪。可她不知道,王天的手机里早已存下她与“夜风”的聊天记录——那些暧昧的文字,像刀子一样刺进他的心。

某天深夜,李颖借口出去买药,实则与“夜风”在酒店相会。那一晚,病房里的王天突然病情恶化,吐血不止。护士拨通李颖的电话,无人接听。几个小时后,王天在弟弟王秋的陪伴下,签下了一份遗嘱,将千万家产全部留给王秋。

王天去世后,李颖站在空荡荡的家里,墙上的婚纱照刺痛了她的眼睛。她以为,凭着十几年的夫妻情分,遗产理应有她的一份。可当她来到银行,却被告知账户已被清空。柜员递给她一份遗嘱复印件,上面白纸黑字:全部财产归王秋。

李颖不信,找到律师,以遗嘱无效为由将王秋告上法庭。庭审当天,杭州法院的走廊里挤满了看热闹的人。李颖穿着黑色套装,化了淡妆,试图让自己看起来冷静。她一口咬定,王天病重时神志不清,遗嘱是王秋伪造的。法官翻阅文件,平静地问:“你有证据吗?”

王秋站起身,递上一份医院记录和视频。视频里,李颖与“夜风”在酒店大堂的画面一闪而过。法庭安静得能听见呼吸声。李颖的脸色瞬间煞白,双腿一软,跌坐在椅子上。原来,王天早就知道她的背叛,却选择沉默,只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用一纸遗嘱表达了他的决绝。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133条,遗嘱人可通过遗嘱指定财产归属。王天的遗嘱经公证,程序合法,法院最终驳回了李颖的诉求。判决书下达时,李颖低着头,泪水滴在手背上。她想起王天最后一次看她的眼神,不是愤怒,而是深深的失望。

故事到这里,似乎画上了句号。但真相的碎片仍在空气中飘荡。王天为何宁愿将财产留给弟弟,也不给妻子和孩子?是出于报复,还是另有隐情?王秋在庭审后曾提到,哥哥在病床上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只想让孩子有个干净的未来。”

遗产纠纷在中国日益增多,尤其在经济发达地区如杭州。据统计,2024年杭州法院受理的遗产纠纷案件同比增长15%,多涉及婚内不忠或家庭矛盾。专家指出,遗嘱不仅是财产分配的工具,更反映了立遗嘱人的情感与价值观。

王天的选择,或许是对背叛的回应,也可能是对孩子未来的保护。这种案例提醒人们,婚姻中的信任一旦破裂,可能引发远超情感的后果。

0 阅读:2
九分学堂

九分学堂

知识的海洋,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