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36突破了50吨,为啥我们要把战机造的越来越重呢?其实说白了,战机体格越大,干美军就越疼。这么说吧,飞机的体格可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干架,要是一款战机好看不中用,那就是敌人的活靶子,还不如提高性能,丑点就丑点了,所以说战机越大越牛。 这 50 吨的份量,装的可不是纯铁皮,而是硬核的战斗力。 先从技术层面来看,现代战机的重量增加其实是性能升级的必然结果。就拿歼 - 36 来说,它的无尾翼设计虽然在航母起降时增加了难度,但换来的是更强的隐身性能和超音速巡航能力。 为了实现这些能力,机身内部必须塞进更多的雷达、电子战设备和武器系统。 比如,歼 - 36 的内置弹舱可以携带 9 吨弹药,作战半径超过 3000 公里,这相当于把敌方航母打击群纳入了直接打击范围。 而美国的 F-47 虽然隐身性能更出色,但最大起飞重量只有 35 吨,只能依赖无人机协同作战,这就像一个 “光杆司令”,战斗力自然大打折扣。 再往深了想,战机的重量其实是战略需求的体现。美国一直试图通过 “Air Littoral” 概念控制低空域,用无人机和便携式导弹对抗传统战斗机。 但歼 - 36 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平衡。它不仅能在中高空与 F-22、F-35 等五代机对抗,还能携带高超音速导弹对敌方纵深目标进行打击。这种 “降维打击” 能力,让美国苦心经营的防空体系变得脆弱不堪。 不过,战机重量增加也带来了一些挑战。比如,歼 - 36 的 50 吨体重对航母甲板运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根据美国海军的经验,10 万吨航母能适应的舰载机重量上限是 35 吨左右,超过 40 吨就会严重干扰甲板运作。 但中国正在研发的下一代航母很可能超过 11 万吨,这为歼 - 36 上舰铺平了道路。 此外,歼 - 36 的动力系统也在不断升级,从涡扇 - 10 到变循环发动机,甚至可能采用旋转爆震发动机,这些都需要更大的机身来容纳。 而且,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有人机和无人机协同作战将成为主流。歼 - 36 的大尺寸机身可以搭载更多的无人机控制设备,实现 “有人机指挥、无人机作战” 的模式。 而美国的 F-47 虽然也强调无人机协同,但受限于体型,只能携带 1-2 枚空空导弹,剩下的空间都用来携带燃油,这就导致其空战能力大打折扣。 所以,战机的重量并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如何在重量、隐身、机动性和成本之间找到平衡,才是真正考验一个国家航空工业实力的关键。
央视直接发视频了,出了一条如何击沉美军航母的教程,并详细为全世界,讲解了其中的细
【8评论】【2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