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到底是什么逻辑,怎么想都想不明白! 我就想问问朋友们,特别是女性朋友。 现实生活中,如果你出去逛街,看见有服装店里明码标价: 一律29¥、39¥、49¥、59¥的衣服,你会毫不犹豫的买几件吗? 首先,我是不会买,这些年虽然没有过过大富大贵的生活,但是,也不知道是不是虚荣心作祟,出去买衣服一定不会选择这样的“地摊货”。 还有在早市夜市那样的地方,也绝对不会买衣服、鞋子、包包之类的,就是从骨子里感觉,那就是“不讲究”的老头老太太的专利,甚至连正眼都不会瞧一下、毫不夸张哦! 可是,随着网购的兴起和普及,我们的消费场所直接转移到互联网上了,各种平台呼天抢地的出现并占领市场。 我们这些普通人直接被忽悠蒙了,什么“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实体店撤柜”“工厂倒闭、成本都不到,含泪甩”…等等。 大家说老实话,谁家没有买过一些这样的商品,包括衣服,鞋子,包包,日用品,甚至是化妆品。 几十块钱的衣服穿在身上,自己还骗自己,这是批发价,如果在实体店要好几百呢。 几十块钱的鞋子,看着是真不错,还给了商家五星好评。[灵光一闪] 只有穿出去了才发现,这所谓的“大几百,上千块”的商场撤柜的货,真是坑爹,没穿几次断底了,害得我上次下雨天两只脚都灌包了[灵光一闪] 以后还在网上买吗? 答案肯定是: 买! 不过,鞋子还是要去实体店买的。 昨天就跑去实体店买了一双打了折199的,还别说,穿着就是舒服,跟上次断底那个59的感觉就是不一样[偷笑] 我们现在不出门逛街,是省了不少时间,很多时候也是因为网上买的更便宜。 三更半夜的刷手机,不知不觉中买了好多东西,因为不是现金交易,也没什么感觉。 很多年轻人还用着花呗、借呗之类的,提前消费,等到月账单出来了才发现,那点微薄的工资可能还不够支付这些花费,又去办分期,如此恶性循环,不用我说,后果都能想象得到吧? 这到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还是某些资本的利益驱使,想不明白,也只能顺其自然。 尽量控制自己不去看,刷到了这种低质量的商家赶紧划过。 “剁手党”这个词儿是不是从这来的? 脑子里每天都有两个声音在打架: 一个说,以后别再买那些垃圾货了。另一个声音又说,买回来看看,没准真的是正品呢,不行退呗,反正有运费险[捂脸] 行了,不说了,把取件码写好,退货去☞ 又是一次失败的网购经历!
这到底是什么逻辑,怎么想都想不明白! 我就想问问朋友们,特别是女性朋友。 现
晋瑞谈好啊
2025-04-25 11:03:49
0
阅读: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