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一农妇刚生产完,其丈夫便急匆匆向医院申请出院。哪料,当他收拾东西时,竟在枕头下发现一个信封,打开一看,里面厚厚一沓百元大钞。震惊之余,一张纸条映入眼帘。 陪着农妇到医院生产的,除了丈夫,还有一个5岁的儿子。每到饭点,丈夫都从兜里掏出馒头,自己一个,农妇一个,儿子一个。 而同病房的其他家属,都是换着花样给孕妇买吃的,食物的香味飘满整个病房,5岁的小孩,眼巴巴地盯着别人碗里看,馋得直流口水。 这一切,都被隔壁床位的家属刘先生尽收眼底。 若不是万不得已,哪有人会让孕产妇天天啃馒头呢?再说,天下哪有父母会不疼爱孩子呢?再看看这一家人的穿着打扮,刘先生心里估摸着,一定是家里遇到什么困难了。 这时候,刘先生善解人意的妻子,也向他递过来一个眼神,刘先生立马意会。他心里明白,妻子也是个热心肠的人,肯定也看不下去了。 于是,又到饭点,刘先生提着5盒饭进来,妻子见状,白了他一眼,开始埋怨:“你买这么多哪吃得完,这不是浪费吗?” 刘先生挠挠头:“哎呀,没花钱没花钱,人家老板说最后几份了,都打包送给我了。” 接着,刘先生转头把3盒饭,递给农妇的老公:“来,帮忙吃,免得浪费了。” 一家三口接过饭,打开一看,竟然是小炒黄牛肉,小孩高兴地一蹦三尺高,三下五除二扒拉完。而夫妻俩却眼含热泪,一口一口细细嚼着,谁也不吭声。 哪有老板会打包送这么好的菜呢?这理由只骗得了5岁的小孩。 接下来的每一顿,刘先生都是以同样的理由,给农妇一家人买饭。农妇夫妇2人也默默接受,并不说破。 但农妇的丈夫,每天都会回家一趟,一会带来苹果,一会儿带来蔬菜,统统塞给刘先生,2家人在这一来二去中,渐渐熟络起来。 刘先生只要去买生活用品都会买双份,一份自己用,另一份给农妇一家;他还带着农妇的儿子到小卖部买零食,亲戚朋友提来的营养品,妻子都会要求刘先生分给农妇。 在刘先生夫妻俩的帮助下,农妇一家住院这几天过得相当不错,令刘先生没想到的是,他们这么快就申请要出院了。 当晚,刘先生劝说:“嫂子这身体,刚生产完,按规定,还得在医院观察几天呀!” 农妇的丈夫却低着头,良久,才叹一口气,说道:“没办法,还是回家休养吧!” 原来,他们家里还有一个瘫痪在床的老父亲要照顾。这些年,日子本就过得紧巴巴,农妇怀孕后,原本是想请个稳婆省点钱,谁曾想突然出现难产症状,这才不得不紧急转院到这里。 可他们根本无力承担手术费,无奈之下,他们卖掉了家里仅有的几头牛,才勉强凑够费用。对于这样的家庭来说,在医院多住一天,就意味着多一天的负担。 刘先生听完,心里像被什么堵住了,他看着农妇一家,心里满是不忍。他和妻子商量后,决定再帮他们一把。 第二天一早,农妇一家收拾东西准备出院,哪料,枕头下多出一个信封,鼓鼓囊囊的。 拆开一看,里面竟然全是100元,仔细一数,整整3万元。 农妇2口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怎么回事,这时,他们5岁的儿子又从枕头下摸出一张纸条:“这上面有字。” “再困难也要吃饭,没钱了记得跟我说。”看到这话,他们才反应过来,是刘先生给他们的。 没想到,一个非亲非故的人,只是短短几天相处,竟能对他们帮助到如此地步。 3万元不是小数目,农妇2口子说什么也不肯要,可刘先生铁了心要给,他们又怎能推脱掉呢? 农妇出院后,刘先生笑眯眯地看着病床上的妻子说道:“我这菩萨心肠的爱人,按照您的指示,把我们为数不多的积蓄都给了他们,这么漂亮地完成了任务,是不是该给奖励呀?” 妻子脸上笑着,甜在心里,她轻轻握住刘先生的手,说:“你也是菩萨心肠,要是你不愿意,谁指示也没用。帮助别人,我们心里也高兴,这就够了。” 后来,刘先生隔三差五会收到农妇一家寄的农产品,关于这3万块钱,他们常挂在嘴边:“等我们攒够了,一定还!” 真正的善意从来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而是藏在细节里的体面。善良有大爱的刘先生一家,奉献爱心的同时,还细心体贴照顾到被帮助者的尊严,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刘先生向农妇一家伸出援助之手时,自己也收到农妇一家回馈的农产品,还承诺“攒够钱一定还”。 这种充满善意的感恩回馈,让我们见证了一场最温暖人心的双向奔赴,触动我们的心灵,让人动容。
贵州一农妇刚生产完,其丈夫便急匆匆向医院申请出院。哪料,当他收拾东西时,竟在枕头
夜色温柔的相伴
2025-04-25 11:23:14
0
阅读: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