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银安盛基金成立于2007年8月,是一家中法合资银行系基金管理公司。
浦银安盛背后为三大股东: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安盛投资管理公司和上海国盛集团资产有限公司,出资比例分别为51%、39%和10%。
由于背靠银行拥有渠道优势,大部分银行系基金在业务上主要以发展固收类产品为主,重固收轻权益是银行系基金的“通病”,浦银安盛也不例外。
目前,浦银安盛的业务也高度向固收类产品倾斜。据天天基金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浦银安盛的总规模为3793.87亿,其中债券型基金的规模为1552.68亿,货币型基金的规模为2038.15亿,“债券型+货币型”基金的规模合计为3590.83亿,占总规模的比例为94.65%。
近年来,浦银安盛的“债券型+货币型”基金规模迅速增长,带动了浦银安盛总规模的快速提升。其中,浦银安盛的债券型基金从2020年6月30日的712.3亿增长至2024年12月31日的1552.68亿,4年时间规模翻倍,目前债券型基金排名为20/178;而浦银安盛货币型基金的表现也同样优秀,从2020年6月30日的924.12亿增长至2024年12月31日的2038.15亿,同样也是4年时间规模翻倍,目前货币型基金的排名为23/148。
不过,相较于快速增长的固收类产品,浦银安盛的权益类产品表现就要弱得多了。
据天天基金网显示,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浦银安盛的混合型基金规模仅为70.4亿,指数型基金规模为119.66亿,合计不到200亿。重点来看混合型基金。在2021年四季度末,浦银安盛的混合型基金规模仍有210.33亿,但此后见顶回落,最新规模相比巅峰时已蒸发约七成。
为什么浦银安盛的混合型基金规模会大幅缩水?这背后跟“羸弱”的业绩表现有关。
据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目前浦银安盛的混合型基金中,规模最大的是浦银安盛品质优选混合A,截至2024年12月31日规模基金为7.91亿,但该基金的表现并不好,近3年、近2年以及近1年的收益分别为-49.08%、34.78%和1.1%,而同期沪深300指数的收益分别为-9.45%、-9.36%和5.68%,全部跑输沪深300指数。由于收益表现不佳,浦银安盛品质优选混合A的期末净资产也从2021年12月28日的26.25亿下降至2024年12月31日的7.91亿。
整体而言,目前浦银安盛深陷银行系基金重固收、轻权益的“通病”之中,虽然近年来规模增长至3800亿,但背后显然暗藏隐患。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