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生意,还能做吗? 美国佬一通电话,义乌黄燕老板娘的5万美元订单没了,10万双袜子堆成山,卖给谁呢?上半年全靠美国订单活着,现在织袜机闲了一半,这日子怎么过? 温州老王更惨,去年靠美国订单赚了不少,今年关税一涨,利润全没了。跑去越南考察新厂址,还得操心巴西的订单。30个货柜的鞋子堵在码头,这厂子还能撑多久? 贸易战一来,外贸生意不好做,大家都在想办法。有人说,去东南亚开厂,避开关税。有人说,发展国内市场,别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还有人说,提升产品质量,打造自主品牌,才能活下去。 转型?说得容易! 转型升级,谁不想呢?可哪有那么容易?做低端产品习惯了,突然要搞高科技,人才、技术、资金,哪样不要钱?再说,国内市场竞争也激烈,价格战打得头破血流,利润薄得跟纸一样。 有人跑去东南亚,以为能避开关税,结果发现,那边人工成本也在涨,管理也不容易,还有各种政策风险。折腾一圈,发现还是不如在家待着舒服。 打造自主品牌,更是难上加难。没技术、没渠道、没品牌知名度,怎么跟国际大牌竞争?砸钱做广告?很多小企业根本没那个实力。 路在何方? 路,总得走下去。抱怨没用,躺平更不行。现在的情况,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政府也在帮忙,退税、减税、各种政策扶持,但最终还得靠企业自己。提升产品质量,控制成本,开拓新市场,这些都是要做的。 有人说,危机就是转机。这话没错,但转机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得自己去争取。别总想着赚快钱,踏踏实实做产品,做好服务,才能走得更远。 中国制造,走到今天不容易。贸易战是挑战,也是机遇。能不能活下去,就看能不能熬过这段寒冬,找到新的春天。 路,就在脚下。
这生意,还能做吗? 美国佬一通电话,义乌黄燕老板娘的5万美元订单没了,10
小刘说奇趣
2025-04-25 11:34:37
0
阅读: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