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一新疆男子退伍后被分到供销社工作,当地百姓频繁在他这里赊账,他从不拒

运赛过去 2025-04-25 11:58:46

1992年,一新疆男子退伍后被分到供销社工作,当地百姓频繁在他这里赊账,他从不拒绝,谁料主任查账竟赊了20000多元,转过头对他说:“你走吧,”他叹气:做人不能太心软!可哪想因为别人的1个帮助,又让他做起了“好人”。 在新疆的一个小村庄里,一位退伍军人被分到供销社工作。他心太软,村民赊账从不拒绝,日子久了竟积下了20000多元的欠款。谁知主任查账后冷冷地说:“你走吧。”他叹气,心想做人不能太善良。可故事到这儿还没完,一个意外的帮助又让他重新拾起“好人”的路。 1992年,这位新疆男子退伍后回到家乡,生活简单却踏实。被分到供销社工作后,他每天面对乡亲们,干活勤快,为人厚道。那会儿物资紧缺,村民日子都不好过,很多人来买东西时手里没钱,他就大手一挥说:“先记着吧,回头再给。”他觉着乡里乡亲的,谁还没个难处啊。时间一长,赊账的人越来越多,有买粮食的,有拿日用品的,账本上的数字越攒越大。他也没催过谁,心想着大家总不会赖账。可事情哪有那么简单。供销社是公家单位,账面得清清楚楚。 有一天,主任过来查账,一看账本傻了眼——20000多元的欠款!那可是90年代初,普通人一年的工资也就几百块,这数字简直天文数字。主任火冒三丈,当场拍桌子,指着他鼻子说这不是做生意,是败家。他解释说自己是想帮帮乡亲们,可主任根本不听,转头就让他卷铺盖走人。他心里苦,觉得自己一片好心却落得这下场,忍不住嘀咕:“做人不能太心软啊。” 被解雇后,他日子过得紧巴巴。那时候丢了工作就像丢了饭碗,家里人也不好过。他开始怀疑自己,觉得善良没啥回报,甚至有点后悔当初没硬下心来。可生活还得继续,他没沉下去太久。有一天,一个老乡听说他的事,主动找到他。这老乡以前也在他那儿赊过账,知道他为人好,就拉他一起干点小买卖,还帮他垫了点本钱。 这事儿成了他人生转折点。有了老乡的帮衬,他慢慢攒了点钱,也找回了信心。他没记恨谁,反而觉得这世道还是好人多。从那以后,他又开始帮人,能帮的尽量帮,比如给村里孤寡老人送点粮食,帮邻居修个屋顶啥的。乡亲们看在眼里,都说他是个实打实的好人。他自己也琢磨明白了,善良没错,但得有个度,不能一股脑儿地不计后果。 这20000多元的欠款,后来咋样了呢?其实大部分都没收回来。有的村民实在没钱还,有的搬走了没了音讯。他也没再追着要,觉着那钱就当买了个教训。不过,他没因为这事变得冷漠,反而在后来的日子里更懂得咋帮人。有人说他傻,有人说他值得敬佩,可他自己从没觉得自己多了不起,就是觉着做人得对得起良心。 那时候农村就这样,大家伙儿都穷,互相帮衬是常事。可帮过头了,也真会把自己坑进去。他这经历,其实挺让人感慨的。善良是好东西,可咋用好它,还真是个学问。现实里,这种事也不少见,有的人帮了忙却没好报,有的人吃了亏还愿意接着帮。你说这到底是为啥呢?

0 阅读:0
运赛过去

运赛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