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揭露南京大屠杀真相的张纯如被发现死在车内,所有人都以为她是自杀,然而,19年后,她的一封遗书曝光,人们才知道,逼死她的凶手,竟然还好好的活在世上。 冒着生命危险,向全世界揭露南京大屠杀真相的张纯如,给家人留下一封遗书,然后被发现在车内自杀。 敢于公开和掩藏日军侵华真相的斗士,缘何逐渐消沉,最后竟然走上绝路,张纯如短暂的人生中,究竟经历了什么? “识相的话,你最好加入我们的组织,没准还能保你安全。” 在宣传第三本书《美国华人》时,一个陌生人在演讲结束后,直接来到张纯如面前,用充满威胁的口气说出了这些话。 张纯如感到深深的不安,在《南京大屠杀》出版后,她曾经被日本大使言辞激烈的批评,受到过极端右翼团体寄来的子弹,但是这些都比不上扑面而来的恶意。 正是在第三本书签售旅程结束后,张纯如开始变得心事重重,一向风风火火、斗志昂扬的她,突然开始意志消沉、闷闷不乐。 那个当面威胁张纯如的人到底是谁,已经成为了不解之谜,但是这无疑是张纯如遭受压力的冰山一角。 “如果我出生在那个年代,我恐怕早就是日军炮火下的一具尸体了。” 对于自己为何要写这样一本沉重的书,张纯如曾经这样回答,有太多遇难者的哭诉被掩盖,天性敏感的张纯如,仿佛看到了自己在那场战争中的处境,因此她必须站出来发声。 张纯如从小就听着家族在战争中逃亡的故事长大,她对这段历史自然而然地开始感兴趣。 这些故事,对张纯如来说代表着中国人的苦难,她还不知道,以后这将成为自己的伤疤。 上大学后,张纯如对文字的热爱和对世界的好奇,驱使她放弃理工专业,转投新闻系,成为了一名纪实作家。 第一本书导师建议她写一些钱学森从美国回到中国的故事,那些惊心动魄的历史令张纯如兴奋,第一本书大获成功,鼓舞了张纯如继续创作。 她书写的题材,自然是最熟悉的中国人和华人的故事。母亲建议她试一试二战时的中国,英文世界对这段历史知之甚少。 张纯如和母亲彻夜长谈,谈论父母差点儿在战乱中死生不复相见,谈到南京大屠杀的恐怖和血泪,谈到中国人抗战的悲壮。 虽然生活在和平年代,张纯如也为那段历史动容,在搜集中国抗战资料中,她接触到了南京大屠杀的第一手资料。 那些残忍的照片,幸存者身上触目惊心的伤痕,众生无法磨灭的悲痛记忆,让张纯如的世界为之震动。 无论过去听过多少关于抗战的故事,都不及幸存者亲口诉说的震撼,张纯如决心要把历史真相公之于众。 “有那么多战争受害者向我倾诉痛苦,就是自费出版,赚不到一分钱,我也要把这本书写出来。” 当《南京大屠杀》登场畅销书榜单,张纯如哭了出来,无数个翻找资料埋头写作的日日夜夜,那些资料的沉重压得张纯如喘不过气来,但好在终于有了出口。 张纯如马不停蹄投入宣传,她参加电视节目,为南京大屠杀的死难者和幸存者发声,与那些狡辩的日本极端右翼势力抗争。 一路上遭遇了许多威胁,日本指责她的书错误连连,还有投机的人劝她趁着热度从政,这些纷争让张纯如深感忧虑。 父母担心她承受不住,劝她不要书写这么沉重的题材,张纯如却说,她不能背弃那些信任她的老兵。 2004年8月,张纯如惊恐地给父母打电话,称有人在旅馆外窥视她。这时张纯如的状态已经很不好,被确诊为精神疾病,没过两个月,张纯如用一把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我太软弱,无法承受未来那些痛苦和烦恼的岁月,请原谅我。” 张纯如在遗书里,写下了自己一直以来的承受的压力。因为这本《南京大屠杀》,张纯如常年忍受日本极端右翼团体的攻讦,而张纯如的疾病,也没有得到正确的治疗。 外界的压力和自己的心理负担,最终导致张纯如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参考资料:张纯如-百科
南京大屠杀时,日本人奸污妇女到什么程度?一位伙夫说出了实情,惨绝人寰……193
【63评论】【10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