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0月23日,郭汝瑰送女儿去机场途中不幸遭遇车祸去世,他在台湾的一位黄埔同学得知情况后,寄来了一封信,郭汝瑰的儿子拆开信封后,发现竟然是一封白纸。 1997年10月23日,重庆江北机场高速路上发生一起车祸,九十岁的郭汝瑰在送女儿去机场途中遭遇意外,抢救无效去世。 消息传到台湾后,他的一位黄埔军校老同学寄来一封信,当郭家子女拆开信封时,里面只有一张白纸,半个字都没写。 这个谜团直到多年后才被解开,但要说清楚这事,还得从头讲起这位传奇人物的一生。 郭汝瑰生在四川铜梁县的书香门第,他爹是县里有名的教书先生,家里兄弟姐妹七个,日子过得紧巴巴但特别重视读书。 堂哥郭汝栋在川军当军官,见这小老弟聪明过人,硬是掏钱送他念中学。 那会儿正是军阀混战时期,年轻人心里都憋着股救国救民的热乎劲儿。郭汝瑰原本想考大学搞学问,结果堂哥一句话把他推上另一条路:"这年头光读书没用,得带兵才能救中国!" 1926年考进黄埔军校第五期,郭汝瑰和后来不少国共名将成了同学,刚开始他和大多数热血青年一样,把蒋介石当偶像崇拜。 可没过多久就碰上"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看着共产党人被屠杀,心里就像压了块大石头。这时候地下党员袁镜铭悄悄找上门,带着他参加秘密读书会。 白天在军校上课,晚上偷摸学《共产党宣言》,郭汝瑰渐渐明白过来: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 1930年中原大战后,郭汝瑰被堂哥安排去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深造。回国后正赶上抗战爆发,在陈诚手下当参谋,凭着脑子活络打仗猛,一路升到国防部作战厅长。 这位置可不简单,国民党的作战计划都得从他手里过。可谁也不知道,这位蒋校长眼里的得力干将,早就是共产党埋在国民党心脏的"定时炸弹"。 要说最神的还得数淮海战役,当时杜聿明带着三十万大军要跑,毛泽东在河北西柏坡急得睡不着觉。 郭汝瑰硬是把绝密撤退路线图送到华东野战军司令部,解放军提前在陈官庄设下天罗地网。 后来杜聿明被俘后死活想不通:"郭汝瑰肯定有问题!"直到咽气前还念叨这事,可就是找不着证据。 1949年眼看国民党要完蛋,郭汝瑰主动申请带兵去四川,蒋介石高兴坏了,当场封他当七十二军军长。 结果刚到宜宾就宣布起义,气得老蒋在日记本里骂娘。 新中国成立后他没要官当,跑去南京军事学院当教书匠,住的房子还不如普通干部,工资都拿来交党费。 日子转到1997年10月,女儿郭相慰从外地赶回来给老爷子过九十大寿。吃完饭老爷子非要亲自送闺女去机场,说是想多看两眼。 结果路上遇着车祸,救护车还没到医院人就不行了,这事传到台湾,他那个黄埔同学摸着照片直叹气,提笔写了封信寄到大陆。 等郭家儿子拆开信一看,白纸上干干净净啥也没有。家里人琢磨好几年才回过味来——当年郭汝瑰跟这位老同学告别时说过"有些话不用明说",这张白纸就是最好的回答。 就像他们这代人干革命,好多事不能摆到台面上讲,但心里都跟明镜似的。 要说郭汝瑰这辈子,真像他老家四川的变脸绝活,在国民党那边是威风凛凛的"郭厅长",回到共产党这边成了默默无闻的教书先生。 潜伏二十多年送出上百份情报,愣是没让人抓住把柄。就连台湾那边编的《黄埔名人录》里,至今还把他算作国民党将领,你说可乐不可乐? 最让人唏嘘的是,当年跟他单线联系的地下党任廉儒,解放后当到上海市民政局长。有回在北京开会碰上,俩老头互相看着笑,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也没敢相认。 直到郭汝瑰写回忆录,才把这段往事抖落出来。现在重庆铜梁县给他修了纪念馆,游客看着那些发黄的电报纸直咂嘴:"好家伙,这老爷子比电视剧里演的还神!" 那张从台湾寄来的白纸,后来被郭家人裱起来挂在客厅。有懂行的说这叫"无字胜千言",就像郭汝瑰这辈子干的那些事,档案里查不着多少记录,可新中国的功劳簿上永远记着这笔。 现在年轻人可能不知道,咱们今天过的好日子,就是千千万万这样的"白纸英雄"拿命换来的。 (信息来源:百度百科---郭汝瑰)
我家那不成器的儿子,偏偏找了个上海的独生女当媳妇,女方家境优越,彩礼一分
【1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