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提车,突然发现副驾驶轮胎扎了一颗钉子,这车还没开过,只是验了一下车,联系销售,销售让我自己去补。 攥着新车钥匙的手直发烫,我这新轮胎还没沾过马路牙子,倒先尝了回补胎胶水的滋味。4S店那帮人睁着眼睛说瞎话,非说验车时连轮胎缝里的石子都抠干净了。可那钉子明晃晃插在胎面上,跟新娘子头饰似的,总不能说这钉子也是原厂标配吧? 隔壁修车铺王师傅拿着撬棍直乐:"我补了二十年胎,头回见从展厅直接开过来补胎的。"三十块钱的补胎费是不贵,可这膈应劲比吞了苍蝇还难受。新车落地本该放两挂鞭炮的喜气,愣是被这颗钉子扎成了哑炮。 法律条文摆在那白纸黑字写着,商品交付必须保证质量合格。轮胎漏气算不算质量问题?三岁小孩都知道答案。可到了4S店嘴里,啥都能往"不可抗力"的筐里装。台风刮来的钉子?外星人空投的暗器?他们编故事的本事不去写小说真是屈才。 朋友圈里搜"新车瑕疵"关键词,好家伙,跟开盲盒似的五花八门。有兄弟提车发现雨刮器夹着枯树叶,活像给车眼睛贴了假睫毛。还有姐们儿掀开后备箱,备用轮胎上的泥点子比跑了趟川藏线还带劲。这些鸡零狗碎的破事儿,就跟饭里吃出半只蟑螂似的——剩下半只指不定在哪个车主车里趴着呢。 商家这算盘打得噼啪响,吃准了老百姓耗不起时间打官司。补个胎撑死半小时,较真维权得搭进去半个月。难怪销售笑得比结婚照还灿烂,人家早把消费者心理摸得透透的。咱普通老百姓攒钱买个大件容易么?新车还没上路先学会修车,这学费交得冤不冤? 要说解决办法也不是没有,下回提车建议带四件套:金属探测仪、放大镜、执法记录仪,外带本《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验车单上最好加条"确认轮胎无外来物",再让销售按手印画押。虽说寒碜了点,总比事后扯皮强。 那些光鲜亮丽的汽车展厅啊,水晶吊灯照得见车漆却照不见良心。说好的"顾客至上"原来是把顾客晾在修车铺,说好的"严谨质检"敢情是拿眼皮子当显微镜使。要我说就该在交车区挂面锦旗,上书八个大字:开盲盒有喜,买车送钉。 亲爱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今天去提车,突然发现副驾驶轮胎扎了一颗钉子,这车还没开过,只是验了一下车,联系销
小步侃车
2025-04-25 14:53:5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