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陕西一老农捡到一个没有嘴巴和鼻子的女婴,为了将其抚养长大,将自己的亲生小儿子过继他人,16年后,女孩子遇到爱心医生,开启了不一样的人生。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90年的陕西合阳县,寒风刺骨的冬夜里,农民王友仁拖着疲惫的身躯从田间归来,夜色中,一阵微弱的婴儿啼哭划破寂静,他循声而去,在村头一棵老槐树下发现一个红色布包。 借着月光,他看清了布包里裹着一个女婴,面容却让他心头一震:没有鼻子和嘴巴,只有一个骇人的凹洞,仿佛命运在她脸上挖去了一块血肉,王友仁愣在原地,怜悯与犹豫交织。 他知道,这个小小的生命若无人收留,定会被寒夜吞噬,最终,善良战胜了一切,他将女婴抱回家,决定给她一个活下去的机会。 王友仁的妻子李景云是个通情达理的人,看到女婴的模样虽也吃惊,却没有反对丈夫的决定,夫妻俩给女婴取名王娜,寓意她能像鲜花般绽放,然而收养王娜让这个本就拮据的家庭雪上加霜。 王友仁已有两个儿子,大儿子王军天生聾病,治病早已耗尽积蓄,家中仅靠王友仁的体力活维持生计,王娜的畸形面容不仅带来异样的目光,连最基本的喂养都困难重重。 普通奶瓶无法使用,夫妻俩只能用注射针管将奶水一点点送进她嘴里,村里人议论纷纷,有人劝他们放弃,认为养这孩子是自讨苦吃,但王友仁夫妇不忍心,他们相信,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让王娜活下去。 生活的重担却无情压来,为了支撑一家五口,王友仁起早贪黑,妻子操持家务,日子仍捉襟见肘,无奈之下,他们做出了一个痛苦的决定,将7岁的小儿子王彬过继给城里的亲戚。 王彬不理解父母的选择,带着怨恨离开,留下夫妻俩心中难以愈合的伤痕,尽管如此,他们依然咬牙坚持,为王娜和王军撑起一片天。 王娜渐渐长大,面部畸形让她饱受冷眼,孩子们不愿与她玩耍,大人们投来的目光也带着疏远,她内心自卑,却懂事得让人心疼,从不向父母抱怨。 屋漏偏逢连夜雨,王友仁在一次干活中腰部受伤,彻底丧失劳动能力,家庭经济陷入绝境,王军初中未毕业便辍学外出打工,省吃俭用,将大部分工资寄回家,只为给妹妹治病。 多年来,王友仁夫妇带着王娜四处求医,跑遍了大小医院,却没有一家敢接手这个罕见病例,直到2006年,一位在省城打工的老乡建议他们去西安的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试试,怀着最后一线希望,夫妇俩带着16岁的王娜踏上了求医之路。 在西安,口腔科主任刘教授接诊了他们,确诊王娜患有一种极其罕见的先天性双侧颧骨上颌骨缺失症,俗称“坑面病”,她的鼻腔与口腔连成一个大洞,面部修复手术复杂且风险极高,国内鲜有先例。 刘教授被王友仁一家的坚持所触动,向医院院长赵铱民提交了报告,赵院长亲自接见了这家人,了解到他们为王娜不惜将亲生儿子送人的艰辛,深受震撼,他当即决定,医院免费为王娜治疗,并组织全国20多位顶尖专家会诊,为她量身定制手术方案。 王娜的故事传开,媒体争相报道,称她为“坑面女孩”,社会各界被王友仁一家的善良和王娜的坚强感动,捐款捐物如潮水般涌来,医护人员自发捐款,医院减免了大部分费用,为这个贫困家庭点燃了希望之光。 2006年9月,第一次修复手术拉开帷幕,四位专家奋战三小时,成功迈出第一步,此后四年,王娜又经历了两次大型手术,她凭借顽强的意志力挺过难关,面容逐渐恢复正常。 2010年,最后一次手术完成,王娜终于告别了“坑面”,她站在镜子前,看到一张完整的脸庞,泪水夺眶而出,她第一次能正常咀嚼食物,第一次能清晰地说话,第一次敢抬头面对世界。 王娜的重生不仅改变了她自己,也温暖了整个家庭,离家多年的王彬看到了妹妹的新闻,内心被触动,放下当年的怨恨回到家中,一家五口终于团聚,过去的伤痛在亲情中渐渐消融。 王娜没有忘记养父母的恩情,也没有忘记大哥王军的默默付出,面对外界的提亲,她选择了嫁给王军,用一生回报这份超越血缘的亲情,2011年12月,王娜和王军举行了婚礼,婚礼当天,村里洋溢着欢快气氛,村民们都来道喜,这场婚礼不仅是两人的携手,更是对爱与希望的颂歌。 王友仁夫妇的善良点燃了她的生命,赵铱民院长和无数好心人的帮助让她重获新生,她回到村里,热心助人,赢得了大家的尊重,无论生活多艰难,只要有爱与担当,就能创造奇迹,王娜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命运的残缺可以被爱填满,衷心祝愿这一家人和和美美,幸福永远。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光明网——《为“坑面女”填平坑洼路》
1990年,陕西一老农捡到一个没有嘴巴和鼻子的女婴,为了将其抚养长大,将自己的亲
如梦菲记
2025-04-25 17:41:1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