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我,5元一次”2015年,安徽一15岁女孩,街头”扮牛”让人骑,周边群众都认

戴梦维沐沐 2025-04-25 17:59:52

“骑我,5元一次”2015年,安徽一15岁女孩,街头”扮牛”让人骑,周边群众都认为她是骗子指指点点,不料一个男人走了过来,抬手就是一巴掌。按理说,15岁正值小女孩花季年华的时候,为何却会选择这样“践踏”自己...... 2015年9月23日,安徽合肥的街头下起了滂沱大雨。雨水从天而降,行人们纷纷撑起雨伞匆匆离去,繁华的闹市在短短几分钟内变得空空荡荡,只剩下一个孤独的身影。 那是一个戴着牛头面具的少女,她静静地跪在湿漉漉的地面上。狂风将她身旁的展板高高卷起,暴雨无情地浇在她的身上,但她似乎已经麻木,只是机械地重复着动作。当四周无人时,她缓缓摘下面具,露出了一张布满疲惫的稚嫩脸庞。她费力地将展板从狂风中抢回,然后才在雨中无声地哭泣。 展板上写着"我甘愿扮牛让人骑,一次五元钱",这样的标语会让多少路人驻足,又会让多少人投来异样的目光? 那是在2000年,河南省周口市神丘县郝庄村,郝冬冬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父亲郝新利和母亲李秀汝都是淳朴的农民,虽然文化不高,但勤劳善良。一家人依靠7亩田地维持着简朴却安稳的生活。 后来,因为父亲患上了"强直性脊椎炎",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一家人决定前往安徽合肥谋生。在合肥,郝新利夫妇掏空积蓄,在一条小巷里租下一间狭窄的门面房,开了一家小卖部。靠着辛勤劳作,每年能有1-2万元的收入,虽然生活依然拮据,却也慢慢稳定下来。 谁能想到,2014年9月20日晚,命运的齿轮会突然转向。那天,郝新利和妻子去九龙商业广场参加一个手机推销活动。活动现场人流涌动,主持人向台下抛出礼品引发哄抢。郝新利的妻子抢到了不少礼品,可在准备离开时被主持人拦住,要求退还部分礼品。两人争执不下,郝新利上前帮腔,不料在混乱中被推倒在地。 "哎呦"一声,郝新利倒在地上,感觉背部剧痛。主持人见状赶紧将他扶起,并表示不再追回礼品,请求谅解。当时的郝新利认为只是小事,站起来后疼痛似乎减轻了,便带着礼品回家了。 然而,这看似平常的一跤,却成了压垮这个家庭的最后一根稻草。回家后不久,郝新利感到从脚踝到脊柱都隐隐作痛,几小时后,四肢开始麻木,逐渐失去知觉。送医后,医生诊断他的脊椎受到严重损伤,加上原有的强直性脊椎炎,恐怕会导致高位截瘫。 这个噩耗如同晴天霹雳,让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一下陷入绝境。高额的医疗费很快耗尽了家里的积蓄,为了给丈夫治病,妻子不得不低价出售了经营多年的小卖部。一家人还四处借钱,勉强支付住院费用。 2015年,当郝冬冬放弃学业全心照顾父亲时,她已经明白生活对一个十几岁女孩的残酷。高额的医疗费迅速耗尽了家中所有积蓄,住院一段时间后,医生告诉他们没必要继续住院增加花销,建议去康复机构。但康复机构每月需要几万元费用,这对郝家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 无奈之下,郝新利只能坐着轮椅回家,依靠家人照顾。起初,妻子尽心尽力,但随着时间推移,照顾高位截瘫患者的巨大压力让她逐渐力不从心。2015年4月的一天,趁着一家人出去乞讨时,郝新利的妻子收拾好包袱,悄然离开了这个家,再也没有回来。三个孩子回家后哭得撕心裂肺,但悲伤很快被现实压过——日子还要继续。 郝冬冬更加坚定地承担起照顾父亲的责任。每天除了照料弟弟妹妹、洗衣做饭,还要给父亲做康复训练,然后推着他上街乞讨。然而,随着父亲病情加重,连坐轮椅都难以支撑,乞讨的收入开始锐减。人们担心受骗,多有顾虑。 有一天,一位热心人向郝冬冬提了个建议:"你可以买个牛头面具到街头,有人带小朋友来了,你就给他们当牛骑,再让他们捐个十块八块的,肯定管用。" 郝冬冬听后觉得这主意不错,戴上面具既能挡住自己羞愧的脸,也能吸引更多人注意。于是,2015年暑假,合肥市的街头出现了一个戴着牛头面具乞讨的小姑娘。她的展板上写着父亲的遭遇,并写着"骑一次5块钱"。许多好心人过来捐款,但从来没有人真的让孩子去"骑牛",大家都是出于同情而伸出援手。 第一天,郝冬冬筹到的钱不少,但随着时间推移,麻烦也接踵而至。有人眼红她筹到的钱,专门过来闹事,说她是骗子。谣言开始在附近传播:"那个戴牛头面具的小孩是骗子,不要给她捐钱!"郝冬冬一天能筹到的钱逐渐减少,有时甚至不到一百元。 无奈之下,她只能换地方重新开始,却不断遭遇同样的境遇。合肥就那么大,很快她便无处可去。最终,郝冬冬只能戴着牛头面具,无助地跪在街头,一言不发,因为她知道再多尝试也是徒劳。

0 阅读:189
戴梦维沐沐

戴梦维沐沐

戴梦维沐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