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年,福建东山。一名富家男子与妻妾子嗣合影。男子帅气,妻妾貌美如花,儿子活泼可爱。放在如今,男子也是人生赢家。
“三妻四妾”形容了古时的婚姻状况,而往往能在娶得了正妻后再纳妾的,也是该男子家庭富裕的情况下。
而穷困人家连温饱都勉强做到,孩子都养不活,就别说还要娶多几个小妾了,他们大多是赚钱过好日子,拉扯孩子长大。
对于这些嫁给富人或者官员做妾的,也很多是穷人家的孩子,可能我们会受如今的电视剧影响,认为有些是为了复仇、爱慕、贪荣富贵而攀上富豪人家。
实际上,很多是因为家里实在是太贫穷,连一粒米都吃不上,如若自己的女儿长得几分姿色,便会有想法把女儿卖了。
小妾的地位非常低,跟做事的人没有太大区别,不同之处也就是挂名的头衔,有时候还会被当做礼物一样,被送来送去,毫无尊严,生出的孩子也注定低人一等。
在1900年,在福建一富人家,一大早鞭炮锣鼓响天,大街上围满了人在看热闹,“不知道是哪家姑娘有福气了~”
街坊们都在议论,他们只看到了表面长长的迎亲队,礼品不断的送入女方家中,大家很是羡慕。
可坐在轿子上的新娘并没有开心的模样,当得知要嫁给当地的林老爷时,她立马找了父母,坚决不嫁。
两人的年龄相差甚大,女孩子正值花少的时候,她还期待着属于心目中的另一伴,如今却要给人当妾。
可无奈那时候的女子在婚姻上没有决定权,她的父母也劝诫着:“过去之后,你的衣食住行以后就不用担忧了,直接享福了,这是哪户人家想求都求不来的。”
“何况林家是我们能得罪的吗,人家看上了你,是我们的福份,你就老老实实的准备好做一个新娘吧,所谓父母之命,媒灼之言,这个事我们就替你决定了!”
父母两人一唱一喝,女子怎不知道他们看上的是人家的钱,可父母说的也没错,林家不是他们所能惹的,如若反抗,危害的是家里的人。
就这样女子不情愿的嫁入府中,这是一场毫无感情的婚姻,她只知道后边的日子将永远被束缚着。
当第二天起床,女子便开始受规矩支配,她要向父母行礼,向正室行礼,甚至对正室的孩子也礼让三分,在之后的日子更是如此。
在1902年,福建东山有另一大户人家,正带着妻妾孩儿在庭院中合影,这一家与别人不同的是,多了几分和睦。
妻妾之间没有争斗,相互尊重,坐在正中间的男子正是一家之主,他笑容满面,右手边与脚前都坐着自己的孩儿。
合影前两孩子也活泼打闹着,并不会因嫡亲关系受挑拨离间。
在石墩上,坐着一名更甚年轻的女子,长相更胜一筹,是男子刚纳不久的小妾。
记得这名小妾刚来时,有点担惊受怕,她知道妾室的地位,她怕一不小心做错事惹来皮肉之苦。
谁知之后在生活上,与自己想的完全相反,刚开始生活习惯,还有身边的环境还不熟悉时,是男子的正室,带领着她,慢慢地融入生活。
“这边是厨房,走出去后右拐便是茅房了......”正室领着她介绍着府中的地方,一一介绍着每个房间是做什么用的。
也毫无隐瞒地讲述着府中该注意的事项,小妾感受到了一丝温暖与亲切,男子在大厅看到后满意的点了点头,或许看到她们能友好地处在一块,也是他很欣慰的一点。
这时跑来一小男孩,是正室的唯一孩子,嬉戏之下也不忘称呼长辈们。
在平日闲聊的时候,正室也会约着姐妹们一同外出逛街,马车上也不分上下尊卑,正室都会让妾室们一同坐上马车。
也正因为有正室的尊重、相处之道,有时有事需外出办理时,她便把孩子托给小妾看管,她自然很是乐意,一天下来也能顺利的跟孩子相处玩耍。
在这张照片中,两个孩子衣着整齐,其中一孩子的脚腕上还戴着一首饰,不免看出家里对他的宠爱。
再看到妻妾们的手中,各戴着手镯,耳饰齐全,周围还养护着花花朵朵,可想而知这一家的生活很是富足。
不受钱财所困,不受家庭纷争,一家其乐融融,站在男人的角度,一生所娶的老婆都美如玉树,膝下有儿,孩子也都健康成长,对于他来说,也算是人生赢家。